中油网投资技巧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程序化交易(EA)的黑箱与问题

中油网 2013-11-12 15:18

    市场的机会就摆在那里,未免让高手心痒难耐。所以,中国的程序化交易已经起步了。只是,远景灿烂,不意味着这口饭好吃。最重要的是,如何打开程序化交易的“黑箱”呢?     过去十五年,我曾有幸遇到过三位勤奋的股市研究者。每人都很用功,很刻苦,但很不幸却都走了弯路。     第一位是中年人,1997年的时候来找我,带着一书包的研究资料,希望与我交流切磋一下。打开书包,厚厚一叠资料,全是密密麻麻手写的小字,还有一张张图表,全是手工画的趋势线和波浪线。看得出,几年辛苦,期望几分香甜。可惜,那时候我早已转向基本分析,对波浪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兴趣,只能劝回。     2002年,一位南方的小伙子带着三大本书稿远道而来,希望我做一下评判、写个序言。打开书稿,让人有点头疼,竟然是与股市实战相关的纯K线战法研究。彼时,我沉醉于量化投资研究,而国内证券市场正在兴起数学金融,K线之类的东西未免太落伍了吧。虽然透过书稿,能看到他的认真和辛苦,但我也只能婉拒了。不过,他是幸运的,两年后,三本书都出版了,据说卖得还不错。再后来,他也小有名气了,还创办了一家私募投资公司,只是私募产品的业绩欠佳而已。     今年初秋,一位西部的年轻人又慕名而来,他带来的是笔记本电脑里的程序化交易系统,在上海滩闯荡许久,却未见成果,希望我给鉴定和评判一下。此时,程序化交易正在中国证券界大行其道,看起来还是一个很前沿的课题。只是,见面后,我多少有点失望。他使用的是市面常见的交易软件,编写的是相对简单的东西,但问其原理,他却三缄其口,显然顾忌到自己的知识产权问题。抛开细节询问,才知道用的是类似于均线战法的东西,理论未见创新,程序未见突出,回报率不高,回撤率却太高。     拒绝人是困难的。我询问了一下他的个人情况,原以为只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却不料早已读完研究生了,这位先后毕业于名牌大学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硕士,2007年曾经在股市大赚,随后就对市场一腔热情,竟然辞去在外企的工作,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暂缓与女友结婚,一门心思钻入金融研究领域,力图搞出点名堂来。但积蓄用完,却找不到在市场的容身之地,只得讪讪而回。     这么多年股市的低迷,多少优秀青年,将大好韶光浪费在股市中,疲于奔命却难以赚钱,耗费了青春更耗费了金钱,让人叹惋。对于不是科班毕业于金融领域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在股市中找不到合适的方向,切不可贸然丢掉原来的饭碗转战股市。而一众醉心于股市研究的人,更应该警醒,如果不能选准方向,则研究越深,伤人越深!     最近流行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程序化交易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程序化交易,说简单点,就是让电脑执行研究、分析、决策、交易的投资全过程。选什么品种,是买还是卖还是对冲,数量多少,持仓时间长短,止损止盈与否等等,都不再有人的主观参与,而是完全把设计好的程序交给计算机去执行。看起来,人隐在背后,机器唱主角,但机器毕竟听命于程序,而程序是人设计的,所以,从本质来说,这是一种人机对话的模式。     程序化交易最早被对冲基金使用。1950年代,美国市场才诞生了第一只对冲基金,随后几十年,美国市场的对冲基金越来越多,量化投资登上舞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序化交易逐渐成为对冲基金的主流。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崩溃,但依靠数量化投资的大奖章基金获得了逾80%的费后收益率而傲视群侪,它的创立者西蒙斯更创下了持续20年年化超过60%的收益率,将股神巴菲特远远甩在身后。至此,新的神话出炉,西蒙斯成为程序化交易者崇拜的新偶像。     最近三年,中国证券市场萎靡不振,无论多么牛的投资者,都在市场面前进退维谷,而依靠数量化投资的一些准对冲基金则开始崭露头角,程序化交易由此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并有日益燎原之势。相关的讲座、座谈会、交流会接踵而至,美好的前景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美国市场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资金专事程序化交易,一些主要市场的近五成交易量来自机器下单,而中国的市场,尚属空白,潜力巨大。     事实上,程序化交易在此时走入中国,离不开市场发展的背景。目前,中国内地股市正在交易的股票近2600只,债券和基金也上千只,纯粹依靠人的主观分析和研究,已经很难获得有效成果。五年前,市场还有一批研究者每天研究上市公司公告,并可不时发掘一些投资机会。但如今,季报披露与年报和中报重叠,要在三四个月内看完五千多份公司定期报告,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程序化研究和选股是势在必然。这为中国未来的程序化交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程序化交易在中国虽然说前景无限好,只是市场自身的阴霾,却给这个新兴的工具平添了一些障碍。首先,欧美市场的股票是T+0交易,为像西蒙斯这样的数学高手创造了高频乃至超高频交易的舞台,他们可以抓住市场的瞬时变化,在毫秒级的运算中捕捉住稍纵即逝的交易机会——而这种交易,是包括了买和卖的超短线交易的。中国股市人为设置的T+1交易,就此熄灭了所有超短线交易者的梦想火焰。     其次,对冲基金的核心是买卖同时进行,消除系统性风险,赚取市场偏差的可能利润,所以,他们必须同时建立多头和空头的仓位。在欧美市场,这是不成问题的,但中国股市天然地只能做多,却一下子堵住了所有通向套利交易的大门。最近两年,融资融券交易才姗姗来迟,但融券数量少得可怜,即便将来转融通能实行,融券的数量可以增加,却也不能简单卖空。     问题远不止如此。在美国,对冲基金融资融券的成本最低可以到年息0.5%,这使得对冲基金的资金和股票使用成本极低。但在中国,融资融券的综合年成本超过10%!在一个波澜不惊的市场里,这几乎让套利者寸步难行。     当看到这些拦路虎的时候,程序化交易者却仍信心百倍:股市不行,可以转战期货市场。没错,如果说程序化交易要在中国蓬勃发展,目前唯一的出路是期货市场。但中国的期货市场规模虽然已经达到2000亿元,却仍显得容量太少,不适合数百亿资金的基金行事,这将制约对冲基金的发展规模。相比之下,美国的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就超过3万亿美元(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发达的外汇市场),各种债券的日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     就算可以从事期货的程序化交易,中国市场的另一个天然屏障是交易费用的高昂。国外一些对冲基金实施的超高频交易,每天可以有数万乃至几十万笔交易,靠的是低廉的交易佣金(比如佣金包干制等),而国内所有交易所的收费都是天文数字。如果在中国期货市场从事高频交易,无非是给交易所和经纪商打工而已,谈何赚钱!     当然,对于有心人、聪明人来说,这一切,也许都不是问题。市场的机会就摆在那里,未免让高手心痒难耐。所以,中国的程序化交易已经起步了。只是,远景灿烂,不意味着这口饭好吃。最重要的是,如何打开程序化交易的“黑箱”呢?     对每一个意欲在这个领域深入发展的人来说,首先都要问一下:没日没夜地辛苦工作、钻研、编程,会不会南辕北辙?你的“黑箱”里准备装点啥进去呢?会不会像本文开头提到的三位研究者一样,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呢?

    [ 貌似神秘的“黑箱”其实不黑,里面存在的逻辑也一目了然。期指交易者主要还是散户,有着浓重的做多情结,对后市永远看好,在他们看来,一个月后才到期的期指合约,出现1%的溢价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对后市的预期,给程序化交易者基本无风险坐收渔利的机会 ]     套利交易,往往意味着较低的利润率和较小的风险,是程序化交易者所喜爱的。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有家机构在募集资金,准备从事期限套保(做多股票而做空期指),追求的目标回报率是每年100%,颇让不少投资者惊叹。细究之下,实现目标也不难。此前,上海一家机构实战一年多,期限套保的年收益是15%,而最大的资金回撤幅度还不到2%。在资金走势图上,是比较标准的倾斜向上的准直线。而今,类似方式怎么可能达到年化一倍的收益率呢?     是杠杆的作用。这家机构准备募集9000万元优先资金,许诺给予5%的固定回报;另外募集1000万元劣后资金,要承担固定回报和可能的风险。这样,1亿元总资金预期年收益1500万元,扣除优先级的500万元回报,剩下1000万利润就全归劣后资金所有,年化正是100%。杠杆资金,放大了承担风险者的收益,这或许正是西蒙斯的基金可以每年保持50%以上回报的原因。事实上,巴菲特、索罗斯都是靠放大的资金做到高回报的。在资金成本低廉的美国,很多资金的年成本往往不到1%,给稳健的投资者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     如果国内的资金成本能降低到5%以下,交易成本也能在现有水平降低一半以上,则中国的程序化交易才会有更大的市场。     话题转回上述套利模式。他们程序化交易里的“黑箱”是什么呢?很简单,买进沪深300成份股并持有,然后,在股指期货出现升水1%上下的时候做空期指。由于期指新合约往往比沪深300指数高1%左右(主要是时间价值所致),而在期指交割日,升水必然会到0,这就给套利者提供了机会。只要每月能稳赚这升水下降的利润,年化收益率就有13%。在股票分红季(每年3月~7月),期指升水会下降,但套利者还可以获得股票分红的收益。再加上捕捉一些瞬间的期指高升水过程,实现每年15%的收益并不难。     所以,貌似神秘的“黑箱”其实不黑,里面存在的逻辑也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这种盈利模式符合当前的市场行为——期指交易者主要还是散户,有着浓重的做多情结,对后市永远看好,在他们看来,一个月后才到期的期指合约,出现1%的溢价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对后市的预期,给程序化交易者基本无风险坐收渔利的机会。     当然,如果类似交易模式越来越多,在套利资金重压下,期指的升水幅度将越来越小,套利者实现年化10%的收益都将变得困难,这种盈利模式也将逐渐失去吸引力。     对一些初涉程序化交易的人来说,这种套利模式太过“小儿科”。他们要追求的是年收益30%以上甚至100%以上的盈利模式。在编程测验阶段,他们经常能找到一些资产净值会像飘带一样上扬的模型,胜率甚至会达到90%以上。但如果将这个模型纳入实战,却并不尽如人意。此时检查模型,却发现原来是程序编制出现了差错的类似情况,往往是把事后发生的交易看作是事前行为。比如,假如今日收阳线,则买进,收阴线则卖出。买卖点应该是收盘价,很多新手却设置成开盘价。这一点差错,会导致检验结果与实战效果大相径庭。     很多人会把过去实战中的经验带进程序化里来。比如,有一位专门从事涨停板交易的高手,今年前10个月的利润率就超过70%。他也有自己的一整套追涨停板的思路,但将这些思路量化成程序后,却发现胜率极低——只有不到四成的交易是盈利的,而且收益率也并不高。此时回去查验过去的交易记录,才发现盈利主要出现在股市上涨阶段。当股市上涨的时候,他买进当日封涨停的股票,随后几天卖出,胜率很高——问题是此时其他股票也多数在上涨。当市场下跌的时候,他交易频率降低,亏损也很小,这样确保了整体利润较高。但这样的思路如何实现编程,需要费点心思。     还有人喜欢把技术指标纳入程序化交易中。市面上常见的技术指标,用起来省事,不用太费脑筋,但效果却不佳。趋势跟随系统,包括通道、均线、KD、MACD等等,尽管是即时模型,却也经常滞后,难以准确捕捉到市况的转折,更重要的是,在市场趋势不明朗的时候,频繁的交易会损耗掉绝大多数此前的利润。比如,有人用60日均线来做沪铜的交易,简单测算一下,历史收益率可以达到数十倍。但放到程序中呢?有无数次在均线上下翻飞的交易,整体测算的利润就十分有限了。有人不服气:我可以人工判断是否有效上穿或下穿均线,这样可以降低无效交易,提高胜率。遗憾的是,无数人正是因为人工判断失败才想到了程序化之路。     可见,程序化交易的黑箱里放什么“货”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路,但无论什么思路,如果要想通过系统的检验,就得首先通过行为理论的检验:这样一个模型,反映了怎样的市场行为,而这种行为又符合怎样的人性理论。如果能通过行为检验,知道模型背后体现的人性,则这样的系统就会长期稳定地带来盈利。否则,就算它检验结果再好,也无法持久有效。     此外,模型检验过程中,还会遇到“虚假繁荣”的情况。笔者此前曾测试过多个模型,年化收益率都在3倍以上。但回撤的幅度不理想。比如,1手螺纹钢,一年可以赚1.5万元,对应着3倍的收益率,看起来很好。不过,回撤(从任意市值最高点回落的幅度)有点大,达到4000元。外行人一看,会觉得盈亏比率是满意的,这种风险可以承受。只是,螺纹钢1手所需要的交易保证金还不到4000元。这种回撤,意味着一笔交易可能把本金赔光——其实不用等你赔光,早已被强制平仓了。一种模型如果被装进“黑箱”用于实战,我们永远不知道它会首先带来利润还是亏损。如果不幸该模型正好进入调整期,本金先赔光再带来利润,又有什么用呢?     另一种趋势模型,会带来较多利润,但胜率很低,只有三四成。这样的模型,一旦进入实战,难免首先持续较长时间的盈亏平衡略有亏损,很多人耐不住寂寞而弃之不用。但人工一旦干预,效果还不如机器操作。而且还会发现,越是频繁亏损的时候,随后越能带来利润。所以,程序化交易模式一旦确立,是要有一些耐心来听机器带来结果的。胜率不是最主要的,利润才是根本。     有没有胜率高且回报率也高的程序呢?也有的。笔者此前测试的一个模型,胜率会达到100%,而且能经得起检验,年化收益率会达到3倍。看起来很美,只是利润需要煎熬,有时候已经出现了20%的利润,却还会有较大的回调乃至于出现了15%的亏损。如果不止损,最后还是能有30%的利润。这样大幅度的回撤,你是否有承受的勇气呢?更何况,如果这笔交易最终亏损20%平仓,下一笔交易还是出现了20%的亏损,此时,你是否还有勇气坚持这个模型呢?此时,它考验的是你的智慧。     所以,程序化交易的黑箱,并不是不可泄露的天机。它体现的是交易者的智慧。编制一个交易的模型不难,通过检验也不难,难的是执行者的决断。在很多情况下,执行者的决断远比智慧更重要。而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又有恰如其分的决断力,有没有程序化交易的东西,反而并不重要了。

责任编辑:admin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4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