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原油价格下跌 我们不能仅在意省了几块钱

中油网 2015-01-27 10:18

   在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并驾齐驱的当代,驱动机器和车轮旋转的石油,一直被誉为“黑金”而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或被全球经济影响的重要因素。纵观二战后大国经济繁荣或衰退的周期波动,都可以看到石油在其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原油消费中的60%要靠进口,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原油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油价下跌将通过中间投入品价格下降的“成本红利”效应,无论是(通过贸易盈余实现的)国民收入,还是(通过降低成本实现的)企业竞争力的改善,抑或是居民日常衣食住行,受益是显而易见的。

  油价下跌的效应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从行业来看,依据产业链理论,原油作为上游产品加工的基础原料,其价格变化必然通过中间投入渠道,以不尽相同的滞后期,影响国民经济相关上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和利润;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原油价格下跌对于第二、三产业受益最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761.2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比10月份扩大2.1个百分点,创27个月新低。有研究指出,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1%,会引致我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下降约0.4%。因此,原油价格下跌,有利于降低工业企业的业务成本,缓解企业利润下滑的局面。

  油价下跌,第三产业中最受益的就是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物流等行业将最先受益。终端用油成本连续下跌,综合累计幅度测算可得,总计利好企业减少8.20%的交通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了5.33%的物流成本。对于上述行业而言,低油价不仅意味着低成本,而且还意味着客源和客流的相应增加,销售规模的扩大。对于上述行业而言,低油价带来的是双重利好:既缩减了成本又增加了销售。

  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我国的有利影响也不宜高估。首先,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未来有望代替美国成为第一大消费和进口国,但我国能源消费中的石油消费占比相当低。2013年,石油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仅占18%。相比之下,煤炭占据了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二,剩余部分则来自于水电、天然气及核电等其他能源。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本身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有限。

  其次,尽管油价下跌会有直接降低企业的购进成本、改善现金流和利润率,但考虑到用油“大户”——制造业部门产能过剩、内需疲弱、投资意愿不足,油价下跌对于企业的利好影响也不能太乐观;尽管油价下跌直接降低出行和生活燃料的成本,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其他方面的消费,但国家统计局编制的“石油平衡表”显示,石油消费仅占2012年国内生活消费的9%,再加上公用事业价格管制,利好影响也不宜高估。

  上述偏正面的观点是业内对于油价下跌影响中国经济的一般论调。但是,从简单线性回归看,2012年之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与我国整体工业企业利润水平大致是同向变化的,即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并非好事情。也就是说,影响的机理是复杂的、多面的,不能单从上述利好看待。本轮油价下跌,尽管有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告别过去10%左右增幅的原因,但我国2014年对国际原油需求依然有2%左右的增幅。因此,本轮油价下跌,更多的是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

  需求疲弱只能解释一少部分,国际原油价格超过50%的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投资资金避险升温的恐慌性反应。在这种背景下,油价下跌会通过贸易渠道、资本流出渠道、国际资本市场波动效应、新兴国家货币危机的联动效应给中国经济、金融带来负面影响,这在过去几轮油价下跌中都曾出现过。

  本轮油价下跌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中国需求的地位上升了。本世纪以来,中国原油需求量攀升非常迅速,占世界原油总需求量的比例由6.14%上升到目前的11.22%,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原油消耗国。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增长快,所造成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旧式产能(传统制造业、房地产)在过去10年内快速扩张或无效扩张的结果,也就是常说的“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2013年以来,由于人工和资金成本上升、需求见顶、控制地方负债,旧式产能进入“倒逼式”的去产能过程。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可能会给旧式产能复归带来“机会”,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障碍,需要引起警惕。

  本轮油价下跌的另外一个驱动力就是,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改变了原有的国际能源供需格局,不仅延缓了化石能源的寿命,降低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价值,而且是人类长期探索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技术进步的结晶。借助于新能源革命,美国不仅从能源净消费国、净进口国转变为净供应国、净出口国,从而主导未来全球能源供求格局。

  可以预见的是,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能源将逐步被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能源所替代,这是大势所趋的潮流。但凡能源供求格局变化,全球经济增长的版图将重新划分,美国或将引领新一轮制造业创新和经济周期,国家竞争优势或将进一步提升。对我国而言,除了要在能源战略储备上提前准备之外,不可忽视新能源革命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即能源需求受制于美国、新一轮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挑战。在战略上,我们不应该仅将油价下跌看作我们生产和生活“省了几块钱”,这毕竟代替不了科技创新和组织效率改善。油价下跌,更意味着要挥别旧式资源依赖型经济模式,更加重视新能源的研发,并在未来新能源阵地占据一席之地,助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责任编辑:www.cnoil.com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