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需求放缓 原油价格再创新低
原油价格在经历了短暂反弹后又转入下跌通道,需求放缓以及美元走强持续压制原油价格,目前WTI原油价格已经接近42美元/桶,是数年来的最低位。
美国石油协会(API)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1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大增1050万桶,远超310万桶的预期。数据还显示,当周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增幅扩大至300万桶,此前一周为增加220万桶。
原油价格只经历了短暂的反弹,且幅度不大。国际能源署(IEA)上周指出,油价可能只是短暂回稳,因为美国石油生产没有放缓迹象,全球石油过剩仍在增加。
同样在上周,美元指数在12年后重新触及100,以黄金和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则继续承压,年内上涨前景或将黯淡。
美元的走强压制了原油价格的反弹,目前原油价格持续走弱,价格在45美元以下徘徊。与此同时,供需面也不支持原油价格上涨,当前原油持续供过于求,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持续对油价产生压力。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预计,今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930万桶,明年日均原油产量950万桶,接近美国1970年960万桶的产量纪录。
美国的原油产量增速已经明显放缓,欧佩克(OPEC)则在其月度市场报告中预测称,今年底美国原油产量可能开始下降,这将证明该组织决定维持产量水平不变以保住市场份额的决定是正确的。
EIA分析预计,近期价格的持续上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发生在全球原油库存强劲增长的时候,并且,在未来的几个月当中,库存仍将持续累积。
不过,EIA同时认为,在今年的晚些时候,库存累积的幅度将趋于缓和,进而对原油价格形成支撑。EIA预计,今年布伦特原油的均价将为59美元/桶,较上个月的预测值高2美元/桶,并且,均价将从二季度的56美元/桶上涨至四季度的67美元/桶。2016年,布伦特的原油均价预计为75美元/桶。
但高盛最新报告认为,油价低迷让许多利润不高的钻井平台被迫关闭,但原油的实际产量并未减少,因为对于仍在运行的钻井平台而言,成本效益反而更高。尽管美国开采公司和炼油公司集中精力减少开支,平衡现金流,仍预计油价会继续下降,使得成本降低和钻井平台关闭后,美国原油产量实质性降低。
事实上,除了美元走强导致黄金和原油下跌明显之外,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明显的情况下,多数大宗商品尤其是铁矿石、基本金属等依然承压下行,铁矿石近期也跌破60美元/吨创下新低。
高盛集团表示,随着供应增加推动石油和铜价走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未来六个月可能重挫20%。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也是利空大宗商品的重要因素。花旗认为,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可能已结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增长会较过去十年明显放缓,其中动力煤、炼焦煤和炼钢用的铁矿石需求下滑最严重,因为它们最受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影响。
花旗还认为,未来十年,推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是印度、南非、中东、拉美和非洲,虽然这“五大新兴市场”的需求会增加,但不足以抵消中国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
瑞银在此前的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分析报告中表示,自2012年以来,一直结构性看空中国的大宗商品密集度和中国大宗商品需求。但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有改善空间,其动力有赖于持续的楼市刺激、金属供应链上的信贷可用性及美联储的政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