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我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原油买家 石油储备还有空间

中油网 2015-07-22 11:42

日前,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6月重点商品报告显示,当月中国原油进口量2949万吨,折合720万桶/天。记者在美国能源信息署看到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平均每天进口的原油量为699.2桶/天。由此,继4月份之后,中国再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原油最大进口国。

李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再次成为原油最大进口国并不意外,有着多方原因。一方面国家在加速原油储备;另一方面,随着油价止跌企稳,企业也开始加大原油的进口量。

受油价在低位企稳的影响,预计国内炼化企业将受益于此,从而带来业绩的回升。

石油储备还有空间

6月份,我国原油进口量一度迫近今年以来的最高月度进口量。此前的4月,我国进口国际原油达到3028.58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原油进口国。

分析师李彦告诉记者,造成6月原油进口量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位于青岛的二期原油战略储备库开始注油,该油库规模达300万立方米,能存储约1900万桶原油,从而提振了国内原油需求。

实际上,去年油价下跌以来,中国一直在提升原油进口的数量,加快原油战略储备的步伐。之前国家已经公布了一期战略储备的具体数据,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已基本完成储备。目前国内正处于二期储备基地的积累中,二期工程注油尚未全部完成。

李彦认为,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安全线”,是相当于本国9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而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工程进行至二期和三期之间,即便乐观估计也仅相当于6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或33天左右的原油加工量使用规模,离国际公认的“90天标准”尚有不小差距。“2014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59.3%,进口依存度依旧高企,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战略储备则是提升安全系数的关键点。随着位于惠州的二期储备储油库7月逐步开放,第三季度原油单月进口量仍有机会再创新高。”李彦表示。

油价止跌利好炼化企业

在李莉看来,中国在6月份进口原油数量再次成为全球第一,不仅因为国家加速原油储备,而且随着油价企稳,国内企业购买原油亦开始增多。“企业的行为更多是买涨不买跌,在下跌的过程中,企业更可能选择观望,而现在油价企稳,企业购买原油的数量会有所上升。”李莉说。

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120美元一路跌至不足50美元/桶,随后油价开始企稳,在60美元左右徘徊。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今年上半年进口原油1.6337亿吨,同比增长7.49%;原油进口金额为1770.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1.72%。从进口单价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单价约为每吨2599.2元,同比下降45.8%。

有分析认为,国内石化企业将从油价下跌企稳中受益。中石化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5年第二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较于2015年第一季度增长1000%以上。

此前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曾对记者表示,中石化80%的原油都靠进口,而炼化业务占比又较大,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公司利润增长有积极意义。

李莉认为,油价止跌并维持在低位缓慢上涨,对于中石化的炼化板块益处颇大。“油价较低时,会刺激对成品油的需求,中石化在炼化上的销量和毛利都会有所好转,因此可以判断中石化二季度炼化板块会有不错的业绩。”李莉进一步分析道。

中石化下属的上海石化业绩更为亮眼,利润相较第一季度增幅大约在3200%左右。上海石化发布的二季度业绩预报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到17.8亿元之间。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5217.6万元,上海石化表示,业绩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团原油加工成本大幅下降,产品毛利上升。

“油价企稳,整个炼化行业都将受益。”李莉认为,“随着地方炼化企业原油进口额度的增加并开始逐步实施原油进口,我国未来的原油进口量有望进一步冲高。”

责任编辑:www.cnoil.com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