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国际油价仍低位运行 亚洲炼油业将迎来艰难时刻

中油网 2015-08-03 10:22

  7月22日,投资银行高盛资深专家Damien Courvalin一行应邀来联合石化公司进行交流,就当前石油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作了讲座,尤其对国际油价预期、亚洲炼油业发展等重点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

  国际油价仍低位运行

  高盛认为,短期国际油价主要受到库存水平影响,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高达28亿桶,几乎是历史最高水平;从后市来看,10月份炼厂检修季期间,经合组织国家石油库存或再度攀升,国际油价可能出现“二次探底”,布伦特油价或再次跌至50美元/桶,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或跌至 45美元/桶。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应对低油价的能力不断提高,加之沙特、俄罗斯、伊拉克等低成本的产油国供应维持高位,全球供应总体宽松,国际油价将逐步实现新的平衡,布伦特油价新的均衡水平在65美元/桶,WTI为60美元/桶。

  近两年,美国国内运输瓶颈逐步缓解,中西部至墨西哥湾、中西部至美东海岸及加拿大东海岸的管线运输能力不断提升。这些地区接收到廉价的页岩油资源后,大幅削减来自西非、北海和地中海等地的原油进口,使得这部分原油也就是页岩油的被替代品,大量流向大西洋盆地,对布伦油价构成重压。

  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页岩油在平衡全球石油市场,通过WTI和布伦特市场某种意义上的连通,将美国的供应过剩转变为大西洋盆地的供应过剩,甚至将布伦特原油变成了一个“新的WTI”。从中长期来看,WTI/布伦特价差将大幅收窄,二者可能成为平价;布伦特/迪拜价差也将继续下降甚至倒挂。

  亚洲炼油业将迎来艰难时刻

  高盛指出,本轮油价下跌,欧洲炼厂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后市来看,未来欧美炼厂都将继续受益于偏低的原油价格,而亚洲炼油业将面临严重挑战。

  首先,从需求面来看,亚洲石油需求增幅显著放缓,“中国式”故事不再生动;从供应面来看,近5年亚洲炼能增长最快,区域市场显著饱和。

  其次,从贸易流向来看,亚洲炼厂发展的方向是从区外进口原油,再出口到区外。与欧美炼厂相比,“一来一回”的运费成本显著挤压了炼油毛利。而从运输市场来看,未来几年新增油轮供应远低于需求,运费可能出现井喷式增长。

  再次,从装置结构来看,2014~2016年间亚洲新增炼厂均是以沙轻、沙中或Mruban等轻质及中质酸油为原料进行设计。而当前中质酸油缺口在50万桶/日左右,轻质酸油缺口在30万桶/日左右,亚洲炼厂原料供应问题将日益突出。

  当前,以西非为代表的轻质“甜油”和以拉美为代表的重质酸油严重过剩,而亚洲炼厂装置很难加工这两类油。此外,随着油气价格比大幅下降,未来走焦化路线产品的经济性将明显提升,但亚洲炼厂焦化能力普遍较弱。

  最后,从化工角度来看,今明两年乙烯裂解装置投产远低于需求增长,乙烯毛利增长将非常强劲,但2017年美国以页岩气为原料的乙烷装置大规模上线,将使得亚洲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化工业面临严峻挑战。

  汽柴油供需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高盛认为,未来几年汽柴油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汽油毛利将远好于柴油毛利,尤其高标号汽油的炼油毛利将表现强劲。

  从需求面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需求大国正努力实现从投资拉动向需求带动的增长模式转变,未来亚洲产业发展将趋于轻质化,柴油需求继续周期性下降,汽油需求逐步攀升;此外,从目前来看,欧洲“柴油化”的现象很难在亚洲各国及美国推广,柴油难以得到新的支撑。

  从供应面来看,近期新投产炼厂的产品结构都是以柴油为主,如沙特延布炼厂和印度奥里萨邦Paradip炼厂,柴油出率均为70%,阿联酋鲁韦斯炼厂柴油出率为55%。未来几年新投产炼厂中,柴油设计出率也都比汽油高。

  今后几年,全球汽油质量将普遍升级,但汽油调和组分严重缺失,使得高标号汽油供应紧张。一是由于我国等国汽油路线多为催化裂化汽油,而非重整汽油;二是未来美国石化业走乙烷路线后,芳烃组分产出将明显减少。

责任编辑:www.cnoil.com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