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外汇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中国接招美国:你加息 我抛美元

中油网 2015-09-07 09:50

  为支撑人民币,北京方面在外汇市场上大举抛售外汇储备,这让中国的美元储备大幅减少。换句话说,中国在抛售美国国债。中国的这一历史性抛售举动,会给全球流动性、核心收益率,以及美联储的政策造成巨大影响。一年前,在沙特阿拉伯干掉石油美元的那一刻时,这个故事就被预言了。今天发生的一切,只是美元资产抛售的延续。

  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只要抛售其外汇储备,就要从自身系统之外吸收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今年的4次降准来实现这一目的。当然,降准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简单来说,北京方面已经通过多次降息来提振贷款,以试图给中国疲软的经济注入活力。但事实是,不论银行的利息被降至多低,央行自8月11日以来采取的每日外汇市场干预措施,则抵消了这些无法被锁定的流动性。

  这意味着,央行每开展一轮外汇干预,都必须有一轮降准相伴,以免因调控人民币汇率而完全否定利用降息提振经济的努力,甚至造成一种更糟的结果——各种政策的综合效果是紧缩政策。显而易见的是,这是两股力量的博弈。你越是干预外汇市场,你的外汇储备就会消耗得越多,你就越得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直到你的美元资产和你通过降息来调控经济的能力最终丧失殆尽。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阻止这种局面的发生:

  1、实行真正的汇率自由浮动;

  2、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行一系列中短期贷款操作,来抵消外汇市场干预带来的紧缩效果,以期防止再次降准。

  以下是巴克莱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过去常常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控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但现在却是通过干预即期汇率来控制外汇市场,这实际上削弱了市场的角色,与之前承诺的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背道而驰:

  自8月11日中国实行外汇改革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每天都接近中间价。但是,这种表面上的成功实际上付出了巨大代价。美元兑人民币的每日汇率,与前一日的收盘价日趋一致,这似乎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的力量。

  当然,市场的作用减少,意味着干预增加,同样意味着抛售外汇储备。许多人试图计算出中国外汇储备的消耗速度,以下是巴克莱银行的估计:

  我们的分析表明,8月中国央行加大外汇干预,抛售了约12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7月的抛售额是500亿美元。他们低估了中国所面临的资本外逃的压力。尽管如此,这说明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保持稳定,不具指导性。综合已公开的7月外汇干预数据和我们估算的8月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在7、8月间,一共花费了约172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进行外汇干预。

  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额非常巨大(2015年7月的外汇储备为3.65万亿美元),但如果目前水平的资本外流压力持续下去,我相信,中国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成本会非常高昂。如果外汇干预的步伐维持在每个月抛售860亿美元储备,我们估计,从今年6月起到12月止,中国人民银行的美元储备将减少至少5100亿美元,即减少14%。

  巴克莱银行指出,外汇干预和注入流动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外汇干预继续下去,流动性注入也要继续下去。

  那么,有什么解决之道?事实上,并没有。正如巴克莱所说,除非外界对人民币出现进一步贬值的预期有所消退,否则这种局面就不会稳定下来:鉴于中国外汇储备的消耗速度以及流动性的不平衡,我们不认为中国目前的政策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认为到今年年底,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7%。

  所以,除非突然间一切都固定下来,否则就会像法国兴业银行所说的那样,“人民币汇率要想较目前水平出现回升,需要新兴市场有非常积极的经济环境、资本停止外流、充满活力的周期性增长,以及出口复苏。”看上去,前路多忧,不仅对中国,对美联储以及全球经济而言也是如此。

  早前,我们曾做过如下表述:

  在美联储就是否加息、加多少并展开辩论之际,中国自8月11日开始的资本加速外流,已经为美联储设置好了道路。从这一点开始,任何加息延期,只会为全球的货币乱局增添一分混乱。然而,美联储的窘境远没有结束。时间每过一天,中国数百亿美元计的资本外逃就增加一分,外汇储备消耗也增加一分,全球金融环境也因此变得越紧张。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国债遭遇抛售中看出。

  最后一点,所有这一切的真正意义,是促使中国官方宣布结束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制度。美联储的政策越是收紧,中国就越得实行货币贬值,随之而遭遇的资本外流也就越严重,因此美联储的紧缩态势将在全球被放大。在这种非常不稳定的安排下,突然间,任何细微的政策错误都会让全球经济产生指数型性震荡,并导致唯一可能的结果:美联储因采取了紧缩政策而陷入失败,于是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这可能是第四轮量化宽松,或者是期待已久的弗里德曼式“用直升飞机撒钱”。

责任编辑:linshan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44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