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全球原油库存其实不是30亿桶而是60亿桶!

中油网 2015-11-25 11:07

近日路透社撰文称,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全球原油库存达到30亿桶被误读,真实数字可能是其两倍,但不必过度恐慌。本文详细解读IEA原油库存数据。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的油企目前储存着近30亿桶原油和精炼油。分析人士以此作为油市供过于求程度的简要证据。然而路透社评论称,如此庞大的原油库存启发了市场人士的想象力,但如果孤立看数据,不看背景,它们毫无意义,只会增加困惑。

路透称,这个统计数据技术上而言是准确的,但分析师和媒体却对此进行了误读。若是在报导指出库存变动反而更有帮助,从变化上看,原油库存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4亿桶或9%。

全球原油库存的真实数字

其实,被广为引用的“30亿桶”实际上只是原油和油品总库存中规模相对小的一部分。全球原油和油品库存可能是这个数字的至少一倍,即逾60亿桶。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5年11月发布的油市报告,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的原油生产商、交易商、输油管道运营商和炼厂,在9月份持有的原油和油品库存总计达29.89亿桶。

但该库存数据并不全面,没有包括以下多个项目:如OECD国家里由政府控制的库存、新兴市场的民间和政府库存、油轮转运的原油、以及趸售商和终端用户持有的库存。

根据IEA数据,OECD各国政府掌握着约15.81亿桶的原油和精炼油品,作为紧急储备。这样算起来,OECD国家的陆上库存总计达到近46亿桶。

发展中国家拥有的民间和政府库存规模一般要小一些,但他们占据了全球一半的原油需求,因此可以轻而易举的再增持10亿桶库存。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国家战略原油储备超过2亿桶。如果新兴经济体的炼厂像发达国家炼厂那样持有同等规模的商业库存,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民间库存至少可能有5亿桶。

而且,迄今的所有数据都还没有涵盖油轮从原油出口国向主要冶炼中心运输的原油。目前海上大约有650艘巨型油轮定期往返,原油总载运能力约为13亿桶。若其中约半数满载原油,另外一半正在空载回程,那意味着另外有6.5亿桶在运送中。

此外,还有数亿桶原油由苏伊士型油轮与阿芙拉型油轮进行运输;油轮运送的精炼燃料也达数百万桶。因此,可以相对容易地预估全球原油与油品库存在60-80亿桶区间。

运营需求

有时市场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即闲置库存在消耗之前,正在等待需求回升。但就运营而言,供应链随时保持大量库存有其必要性。美国国家原油委员会(NationalPetroleumCouncil)1998年在“U.S.PetroleumProductSupply:InVentoryDynamics”研究中,对整体供应链做了说明。

光看IEA公布的商业原油与油品库存数据,一般而言,炼厂希望在储油区现场持有的原油,约相当于6-10日左右的加工量。储油区的存储可给原油沉淀的时间,实现最佳混合,并能确保蒸馏装置持续得到供给,同时还能在新原油抵达延迟时让炼厂保持正常运行。全球炼厂日加工量超过8000万桶,意味着他们需要存储大约5亿-8亿桶原油用于即时运作的需要。

此外,每天有10亿多桶原油和成品油通过油轮、管道、驳船和铁路罐车,从油田运往炼厂然后发往散货集散码头。单就美国而言,2015年3月有近1亿桶原油通过管道、铁路罐车和驳船在运送途中,这些原油都被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列为商业原油库存计算。

然后还有数亿桶原油存储于全球各地油田和码头的储油罐中,等待通过油轮运往国外。在美国,3月份有3500万桶原油仍存储于油田中,这部分原油也算在了EIA的商业库存当中。炼厂也会有数亿桶半成品油还在运作过程中,还有数亿桶的成品油待发给客户。

目前为止的这些数据都还属于“一级库存”数据,但在批发商和分销商手中还有成品燃料库存(“二级库存”),最终用户手中也有库存(“三级库存”)。

从油田、出口站、管线和油轮到储油区、炼油厂以及散装燃料终端,各个供应环节都积攒了庞大的库存,这或可说明为何成品燃料供应几乎是源源不断。虽然价格会波动,但原油以及汽柴油等燃油几乎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实货短缺,这是因为库存的存在为供应链带来了业务上的灵活性和弹性。原油存储正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业务。国际能源署(IEA)表示:

“2016年年底之前,北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可能将新增2.30亿桶陆上存储能力,其中中国战略储油能力料将占一半以上。”

库存数据的“来龙去脉”

OECD成员国的商业原油和油品库存数量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存储系统中最具灵活性的一部分。这也是供应链中最显而易见的部分,库存水平的变化很可能都被汇报上去。

OECD商业库存也是最有可能看出全球油市供需失衡的地方。若不提供适当的背景情况,而只摆出一个30亿的数字,就会给人造成全球充斥着过剩原油的印象。这是非常有误导性的。2015年9月的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库存比2014年多2.41亿桶,比2013年和2012年也分别多出2.74亿和2.39亿桶。当前OECD库存可满足98天的消费,高于2014年同期的93天,以及2008年6月的86天。

原油价格依据边际量而定,所以过去1年增加的这2.4亿桶商业库存大大压低了价格。但更实用的是侧重于库存变化的速度,而不是库存的绝对水平。认真的分析不应该拿30亿这个数字去说明什么,或者至少要加上适当的背景。

责任编辑:陈廷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45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