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老牌煤企声讨神华不合理 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是关键

中油网 2015-12-03 15:19

长期以来,煤炭一直都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并始终被认为是工业的粮食。国家对煤炭稳定供应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顺理成章在煤炭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从“十一五”开始,煤炭行业大力推动资源整合,国有企业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多数国企决策随意、体制僵化、观念落后、反应迟钝,煤炭行业如今的局面与此应该不无关系。

进入12月,“部分老牌煤企集体声讨神华等新型煤炭企业多次带头降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客观地说,目前煤炭产能之所以出现严重过剩局面,责任不完全在神华等新型煤炭企业,各大发电集团和传统老牌煤企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前些年,煤价处于上升期时,各大发电集团不断加大煤炭投资,如今虽然自给率提高了,但国内整体煤炭供给也出现了过剩,煤炭业务反而成为各大发电集团的包袱。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跑马圈煤大潮中,山东、安徽、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江苏甚至山西等地的老牌煤企几乎是全体出动,西进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新建矿井大都是500万吨级甚至千万吨级的。初步统计,仅以上省份传统老牌煤企在内蒙古开发投资的煤矿总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2亿吨。

毫无疑问,新建矿井由于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人员负担轻、生产效率高,煤炭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老旧矿井。现代化新型矿井生产成本较低,整体煤炭成本必然会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煤炭需求放缓、市场供求失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煤价逐步下滑,跌破成本甚至进一步下跌是有可能的。这时,部分老旧矿井逐步退出,就成为无奈之下不得不做的选择。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在煤价下跌的情况下,因为自身生产成本高,老牌煤企就集体要求成本低的新型煤企不断加大限产力度来支撑价格,这不符合事物从低效向高效、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基本规律。

从神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其何尝不希望在保证销量的情况下卖个好价?但很显然,在当前市场情况下,其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国内煤炭市场上神华的份额确实很大,2014年产量4.74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达到了12.2%。如果再加上中煤、同煤、伊泰等三家,2014年四家煤企煤炭产量合计达到8.68亿吨,占全国比重达到22.4%。从理论上说,如果四家煤企联手稳定煤价肯定会有一些效果,会给煤市带来一定支撑。

但不要忘记,当前煤炭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今年1月至10月,国内煤炭消费量为32.3亿吨,按月均产量测算,全年约39亿吨。与之相比,国内现有和在建煤炭产能保守估计也超过50亿吨。虽然部分产能仍处于建设阶段,但目前国内煤炭需求正处于阶段性下降时期,煤炭供给过剩形势整体非常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家煤企坚持挺价,下游用户完全可以将采购转向其他煤企或贸易商。今年前10个月北方港口下水煤出港量同比变化情况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前10个月北方港下水煤出港量同比下降11.5%,其中神华出港量降幅达到18.1%。

销量下降,意味着神华将被迫加大限产、减产力度,今年1月至10月上市公司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同比下降9.2%,神华集团商品煤产量降幅更是达到15.1%,远远超过同期下降3.6%的全国平均水平。加大限产、减产力度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人员待岗。在自身成本处于业内最低,且生产还有利润的情况下,让大量矿井停产、工人待岗、主动让出市场份额,这可行吗?如果不可行,结果只能是跟着市场变化,随着市场的节奏适时适度调整价格。

煤炭的阶段性繁荣期已经渐渐远去,目前正处于漫长的调整期,无论是对老牌煤企来说,还是对老的矿区来说,因为煤矿效率低、成本高,遭遇冲击、出现困难都是正常的,过多抱怨并没有太大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想办法让落后产能尽快退出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该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要主动承担,该企业承担的责任企业也不要无故推卸,员工则应该认清形势,保持头脑清晰,积极寻找出路,努力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韩昆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4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