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外汇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全球化时代 汇率对出口影响被压缩

中油网 2016-01-04 14:13

2015年全球央行纷纷放松货币政策,希望通过压低本币来提振出口。类似这种举措往往会引发“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战。不过这次并没出现。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长时期的平静,越来越多的迹象指向了一个原因:贸易领域的变化正在削弱汇率贬值的影响。

据《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眼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家央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分道扬镳。受此影响,美元和欧元的走势也可能背向而行。面对这样的情况,上述特点或将体现得愈加明显。

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购买出口品原材料的地方发生了变化。制造商以往生产出口品时,都是在国内采购大部分原材料。如今,它们正越来越多地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如此,生产出口品的过程中就增加了很多进口因素。

报道称,虽然货币贬值还是会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比如欧元下跌将使德国制造商卖给美国的产品变得更便宜,但德国制造商生产那些出口产品所需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同时也上涨了。

衡量全球供应链对贸易流的影响是经合组织与世贸组织进行的一个项目的任务。两大机构的经济学家使用世界各国的详细数据,衡量了在各国的出口中外国成分的比重,证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比重有显著增加。比如,法国出口中的外国成分比重从1995年的17%增加到2011年的25%。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类似。

两大机构的经济学家使用上述衡量指标来评估汇率走势对进出口的影响与过去相比是否有变化。他们发现,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影响在逐步下降,有些国家甚至下降了30%。

这也开始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伯努瓦·克雷2015年11月在美国的一次讲话中说,随着全球价值链推动各国的垂直一体化进一步增强,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正在下降。

克雷是欧洲央行的思想领袖之一。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汇率变动充当“缓冲器”的作用会继续降低。这一“缓冲器”引导全球需求从较强经济体转向较弱经济体。

日本的例子最清楚地显示出货币大幅贬值给出口带来的提振作用较过去减弱。2013年初,日本央行推出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增加了日元供应量,造成日元对美元和欧元大幅贬值。该策略是日本为使经济摆脱长时间停滞状态而采取的一揽子措施中的一个关键元素。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日元走软对日本的出口几乎未造成影响,未能重启经济增长。

欧洲央行决定推出欧版量化宽松计划后出现了类似局面。2015年初,原本预计量化宽松措施的推出将有助出口,进而提振欧元区经济增长。但这次货币走软带来的影响仍然有限。实际上,截至2015年9月的三个月,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原因是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而工业产值持平。

此外,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所说的,汇率波动对出口的提振或削弱取决于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外国成分的比重。对总体经济而言,美国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外国成分比重位于全球区间的较低端,约为15%,德国则超过25%。

经合组织贸易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米鲁多称,由于美国出口产品所包含的外国成分比重低,对美国来说情况更复杂。

责任编辑:韩昆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5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