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解读:成品油调价折射中国经济难题

中油网 2016-01-12 10:22

近期,中国发改委不下调油价,给了大众当头一棒,其背后折射出经济下行、债务风险、税费改革等一系列难题。

官方的话可以折射部分真相。2015年10月28日,中国财政部召开成品油税费改革三周年座谈会,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总结了自2009年1月1日以来成品油税费改革的五大成绩。

一是理顺了交通税费关系,公平了交通税费负担。二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和管理资金筹资机制。三是建立了税收调控能源使用的新机制。四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有序取消,大大降低了流通费用。五是有效控制和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交通税费改革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引人关注,更重要的是,在税费改革过程中,如何弥补增值税下降、土地出让金下跌等收入缺口成为问题的关键。

油价上升还是下行,将直接影响政府收入,事实上,原先占据资源优势企业的困境,都极大地困扰政府的财政收支。

目前中国政府收支难以平衡,必须寻找新的税源,而消费税与环境税都是未来税收大头。

根据申万宏源的数据,2015年11月当月,财政支出与当月财政收入的比值增加到1.45,比上月上升0.52,累计的支出额/收入额比达1.07,较之上月1.04略有上升,1-11月累计预算完成87.6%,高于2014年同期5.1%,表明财政支出的力度是在加强的,财政收入受到经济下行以及减税降费影响,财政收支矛盾正在加剧。

企业债与地方政府债数量庞大,笔者看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审计调查表格》,分析了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中央补助资金、中央车购税资金用于养护投入情况。尽管取消了部分公路收费,但还有一大笔养护费,如果成本不下降,规划不科学,效率不提升,及如此多的公路收费人员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养护支出不可能下降。收费是经济问题,裁员是政治问题。

油价步入下行周期,成品油消费税则进入上涨周期。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杜丽娟女士2015年1月19日发表在媒体的文章指出,连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之后,包含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费附加总计占到成品油价格的近45%。

很多财税人士并不讳言成品油消费税的重要性,税收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消费税8230亿元,成品油消费税占国内消费税(不包括进口环节消费税)的比重为33%。

成品油消费相对刚性,未来能源消费税只会提高,不会下降。据公开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汽油消费量为9419万吨,相当于1290亿升,柴油消费量为1.7亿吨,相当于2000亿升。调整一次消费税增加400多亿元左右的收入。

消费税从量计征,成品油价格与销量的下跌,意味着石油行业利润的下滑、石化行业股价的下滑,以及政府税费的下滑。并不奇怪,发改委公布成品油价格不下调后,两桶油股价跳空高开,只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不景气,而略有下行。

两桶油等央企上缴红利不少、税收巨量。两桶油2014年5月开始按净利润20%上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到2020年提高到30%。2015年12月8日据转引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的话,从2012到2014年,中石油境内上缴税费分别为4334.6亿元、4157.3亿元和4277.5亿元,均超过当年央企上缴合计的1/5(1.8万亿元、2万亿元和2.1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1.7万亿元、12.9万亿元和14万亿元)的比例分别为3.7%、3.2%和3.1%。两桶油利润与税收对政府很重要,绝对不能崩盘。资源性央企附着在传统制造业身上,通过油价等方式源源不断输血,随着传统制造业的局部塌方,资源性央企成为被扶持的对象。

麦格理的报告指出,“2014年在大宗商品行业,超过一半的累积债务是无法用税前利润偿付的,大宗商品行业下的每一个子领域都有各自的无法偿付债务,尤其是贱金属,煤炭以及钢铁。”除了烟酒等之外,目前指望其他资源性央企提振税收不靠谱。

因为雾霾不下调油价像个借口,除税费外,成本应该是个重要考量。2015年12月17日据引用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的看法称,中国是个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现在达到3.5亿吨左右,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高于60%,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为了提高国内供应能力,这些年来中国开始对属于非常规的高成本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国内石油的平均生产成本已经明显高于40美元一桶,国内原油生产已经进入亏损状态。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角度,中国要维系一定比例的国内产量,维持2亿吨左右甚至力争更多一些,在世界石油供需偏紧、油价恶性上升时有必要的降压能力,同时确保在进口油气出现意外中断时,维持国内一定的持续供应能力,“一旦中断生产和维护作业,以后恢复产能将十分困难,或必须大幅度增加再次投入提高成本”。

重要的问题是,中国进口油价到底多少?按照BP与路透等数据,以及庞名立先生的计算,2014年中国进口308,374,104吨(3.08亿吨)原油,同比去年增加9.45%,是历年来最高的;花费2280.87亿美元,每吨原油购买费用为739.65美元,相当于100.91美元/桶。

2015年仍在大规模进口,价格跟随国际价格下降,海关总署最新出炉的进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1.6337亿吨,同比增长7.49%%;原油进口金额为1770.9亿元,同比减少41.72%。从进口单价来看,2015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单价约为每吨2599.2元,同比下降45.8%。现在每桶35到40美元左右,签订的是从现在来看仍然属于较高的价格。

油价下跌可以降低企业与居民成本,但对于税费、央企、能源等形成严重冲击,油价不会下跌,经济运作体系无法承担油价下跌的压力。

责任编辑:Litoo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3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