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油价暴跌至30美元下方 中国应抓紧扩充石油储备

中油网 2016-01-15 11:19

周三(1月13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盘中短暂跌穿每桶30美元,为12年来首次。回想2008年原油价格每桶147美元的时光,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人均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自然受益于低油价。然而也有遗憾,我国的石油储备量还不到“及格线”,而原因就在于储备能力不足。现在,是需要“中国速度”的时候了。

先看看中国目前石油储备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告称,至2015年年中,共建成舟山、大连等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

石油比水轻,每立方米不到一吨,2014年,中国消费石油达5亿多吨,2860万立方米只是个零头。

实际上,这样的储量还达不到“及格线”。国际能源署设定的一国石油储备的安全标准线是90天。按照这个基本标准,我国应有的石油储备量,按照2014年的消费水平计算,应该是1.27亿吨。现有的原油储备量显然太低了。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在国家层面其实很早就有论述。早在2001年,“十五”计划就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国从2003年起开始建设储备基地,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储量计划是第一期1000万吨至1200万吨,约等于中国3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为2800万吨。

2001年至今,已经15年了,相比这十几年来其他基建领域的突飞猛进,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速度相对并不快。按照当年的计划,三期工程到2018年建完,总共存油6600万~6800万吨。到目前,只建成了约2000万吨的储备能力。

我国的原油储备主要分为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两种,国家储备油库建设进度较慢;而民营的商业油储备体系几乎没有启动。

加快石油储备,要双管齐下。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都应该提速。

国家战略方面,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成立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储备油库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部,两个部门的协同和高效十分关键。

民营体系方面,重在建立机制。有研究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8万余家民营石油企业,总储油能力达到2.3亿吨,但政策原因导致其缺少油源,这些油库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仅有几十万吨库容得以利用。反观欧美、日韩等国家,民间机构、商业石油公司都在其石油储备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美国民间储备占其石油储备总规模的2/3,日本则占到46.4%。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储备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国家发改委日前设定了40~130美元每桶的油品价格调控上下限,要实现有效调控,充足的石油储备便十分重要,有充足的筹码才可以平准市场。

这一轮油价突然暴跌,固然有供需基本面因素,同时也存在西方与俄罗斯国际政治较量这一短期、可变因素。如果仅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其实石油作为基础工业资源,需求量一直在稳定上升: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上升到每年5亿多吨,印度也变成石油消费大国,而且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固然增加了许多能源供应,但并不能改变石油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基本面。

总之,石油价格随时可能向上突变。一旦石油价格涨上去,中国就真的错失机会了。对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趁着油价低迷,尽快加快储备体系的建设、尽快充实油库。

责任编辑:韩昆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7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