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如何看待油价暴跌带来的影响?

中油网 2016-01-27 16:36

国际油价暴跌,给原油进口国和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然而,对于油价暴跌带来的影响,仍需要辩证地看待。

油价暴跌带来的好处

国际油价下跌仍在持续,纽交所(NYMEX)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近期,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是大宗商品暴跌的大赢家,油价大跌每年能为中国节省数千亿美元。

根据高盛的统计,大宗商品暴跌每年总计能为中国节省4600亿美元。其中,有3200亿美元是来自于低油价,剩下的则来自于其他能源、钢铁、煤炭和农产品。

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受益于大宗商品暴跌,降低或稳定了从家用供暖设备、汽油到工业所用原材料在内的价格,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从依赖重工业和投资向消费和服务转变。

俄罗斯能源发展基金会经理谢尔盖-皮金也认为,在2015年油价下跌中,原油消费国较2014年节约了1.6万亿到1.7万亿美元,而中国是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中国每天进口量约为1000万桶,按100美元/每桶计算,每桶可节省70美元,一天就能省7亿美元。

皮金还强调,中国不仅作为原油进口国获利,作为原油加工国也同样如此,因为石油制品价格上涨比石油本身要迅速,销售利差会扩大。外界还认为,除了帮助遏制通胀之外,大宗商品暴跌还给了中国政策制定者更多的空间去放松银根,以及刺激经济增长。

如此看来,主要石油消费国从油价下跌中获得了巨大利益。按高盛的算法,中国仅一年进口大宗商品所节省的支出,就相当于2015年GDP规模的4.41%。

油价暴跌的消极影响

不过在我们看来,上述计算和评估方式可能过于简单。石油价格大跌对中国当然有好处,但规模是否有那么大、影响是否有那么广?其实有很大的疑问。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从原油到大豆和天然气在内的十种大宗商品,中国2015年节省了1880亿美元的进口成本。

大宗商品暴跌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只是反映在成本降低上。应该更综合地来算这一笔账:首先,商品大跌的直接收益是进口便宜了,但这是不计汇率波动的贸易收益,对于缺乏美元的国家来说,美元升值会加大它们扩大进口的难度,同时以本币计价的汇率损失会“对冲”一部分商品降价。其次,商品大跌对相关行业有破坏力,导致在高油价时的相关投资受损,如石油勘探、替代能源投资、炼油厂、新能源投资、矿山投资等,都变成了亏损的投资。第三,商品大跌是经济低迷的结果,经济下滑导致最终需求减少,表现为各国进口商品减少,这对商品进口国来说同样不是好消息。

从更广的层面来看,以石油为例,油价下跌对此前用石油美元掩盖其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国家都构成了冲击。

对新兴市场的原油进口国来说,低成本的原油所带来的好处远不及能源行业崩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源行业的崩溃将会改变石油美元的流向,降低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资产的偏好。

花旗集团新兴市场经济部门主管DAVID LUBIN指出:原油进口国显然在贸易中获益,在经常账户上可以反映出来,但这并不一定能支持经济增长。以印度和土耳其为例,两国在两年前受到外部不稳定的冲击,油价下跌让这些冲击不复存在。

土耳其的非石油经常账户余额再度处于盈余状态,而2015年前11个月的赤字为280亿美元,低于一年前400亿美元的水平。而印度的经常账户本继续处于盈余状态,2015/2016财年的总财政赤字仅为180亿美元,占GDP的0.8%。

但经常账户并不决定一切。土耳其的信贷增长处于崩溃状态:13周平均年化信贷增长为10%,远低于2015年上半年20%的水平。

信贷增长的下滑与净资本流入的下滑同时发生并不是巧合:外商直接投资和投资组合流入的总和目前为负值。在印度,投资者的担忧不再是经常账户的脆弱性,而是印度经济可能不如GDP数据显示的那样强劲增长。因此,贸易所带来的正面冲击并没能刺激经济增长。

从历史来看,油价回升比油价暴跌更加艰难。在上世纪80年代,油价暴跌持续了5年,而完全恢复正常则经历了漫长的20年!

这一轮油价和商品大跌是全球经济低迷和中国需求放缓的结果,短期内会一次性地表现为贸易上的获益,但过度的下跌终将影响到经济增长上。这是油价大跌影响的另一面。

责任编辑:韩昆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41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