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石油行业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减产还是不减产 俄罗斯的作用举足轻重

中油网 2016-02-01 16:29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正在给一些产油大国造成财政困境,部分较不稳定的欧佩克成员已经出现暴力和政治动荡上升的迹象。RBC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Helima Croft认为,在这种环境下,俄罗斯越来越看起来像“2016年影响油价的最大因素”。

去年春季,沙特反复重申如果要协同减产,那么所有欧佩克和俄罗斯这样的非欧佩克国家都必须共同承担,就像1986年和1998年那样。

不过,俄罗斯一直没有表现出加入这一行动的意图,分析师们称普京“对沙特的领导不太满意”。

但这是去年的情况,现在形势发生变化了。无论俄罗斯还是沙特,经济状况都因为油价暴跌而严重恶化。而且,“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确存在一些新的纽带,可能促进二者协同减产,”Croft表示。

比如,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实际领导人、副王储Mohammad bin Salman就安全和经济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双边会谈,去年两人还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经济协议。此外,沙特还表示对俄罗斯武器有兴趣。

尽管沙特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相反,但有报道称普京可能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台持开放态度(部分专家怀疑这一报道的真实性)。

“因此,我们相信一直存在一个对话通道,可以被用于协同减产行动,”Croft表示。

此类传闻最近的确刺激原油大幅反弹,上周四由于路透报道称俄罗斯能源部长Alexander Novak透露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可能召开会议、沙特提议每个欧佩克成员国减产5%,原油价格最高暴涨8%。

Croft指出:“随着关于欧佩克与俄罗斯协同减产可能性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俄罗斯作为摆动因素的地位似乎得到了确认。”

责任编辑:韩昆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7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