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中国外汇储备并未大逃亡 只是从官方转入民间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下降。最近几个月以来又有加快的趋势,这加大了人们的担忧。
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备受考验之年,中国风险已经是全球关注要点。
野村亚洲分析师Rob Subbaraman与Michael Loo发布报告指出,去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显着下降,引发外界忧惧中国持续遭逢资本外流;但经过数据比对,实际上中国外汇资产可能只是由官方转入民间的“换汇”现象。
同一时间野村发现,近年来中国民间外汇资产大增,总额由2010年的1.205万亿美元至去年第三季冲上2.691万亿美元,相较于GDP的比重也由20%上升至25%。当中多数是在国外的直接投资,占1.038万亿美元;而占民间外汇资产总额10%的投资组合,以及占50%的“其他投资”,近几季增速却下降。
这呼应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接受专访时,谈到中国外汇储备缩减及人民币贬值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规模基本上维持稳定,而中国企业对国外投资却较快速增长;另方面民间外汇资产增加,除了因有些民众受信心问题影响欲保护资产,也反映部分中国企业受到汇市预期影响,而缩减外债持仓。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外汇储备下降995亿美元,至3.23万亿美元;此前2015年外汇储备为历来首次全年缩水。
野村曾在2月7日的报告中称,中国1月份外汇储备相对较大的下降与中国央行近期稳定市场预期的行动相一致。鉴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宏观隐忧和反腐败行动,中国国内对美元的需求可能保持强劲,这是外储下降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
野村仍然预计今年国际收支充满挑战,第二季度美元/人民币料在6.9,青睐的交易策略是“战术上做空”期限较短的美元/人民币NDF,保持做多即期美元/离岸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