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本周走势如过山车 调查显示贬值预期不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近段时间以来波动频繁,继上周连续4个交易日共下调逾250点后,人民币中间价本周表现出大起大落的走势。本周一(2月29日)中间价大幅调低,第二日随即回调,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中间价累计大涨近200点,创3周来最大升幅。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近2周走势
跟随着中间价而调整的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中间价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走势是趋同相近的。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间价走势对比图
人民币中间价随一篮子货币波动
要研究人民币的未来走势,就必须对人民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制定机制有了解。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上周四(2月25日)表示,人民币汇率稳定非常重要,但未来汇率亦将更加灵活,更加由市场化来主导;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仅是美元。央行还将更便利地促进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民币国际化。
他在出席国际金融协会G20峰会时并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率较之前会上升。制定独立汇率政策时,央行会参考CFETS(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 BIS(国际清算银行), SDR(特别提款权)三个一篮子货币,但并不是唯一标准。
“让我们的汇率更加地灵活,更加由市场化主导。”他说,汇率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让汇率稳定一些,同时需要灵活性。
昨日(3月3日),央行刊发了中国货币网的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文中提到,人民币汇率指数2月份变动不大,兑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今后人民币中间价将继续呈现“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特点。
文章指出,2月份人民币中间价与上日收盘之间的日均点差为179个基点,可以发现这种差别主要反映了保持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24小时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调整幅度。
路透调查:人民币未来料贬3.5% 大幅贬值可能性低
据路透调查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一年料贬值约3.5%,分析师还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央行不太可能让人民币大幅贬值。
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加息步伐或许将是更为渐近,再加上中国央行继续压制投机活动,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近期有所缓解。
“中国面临的一个有利之处是美元升值已受到限制,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减轻了,”St. George Bank分析师Janu Chan说。
“如果中国让人民币贬值,但只是多次小幅贬值,那么这将会鼓舞资本外流。如果他们一次性大幅贬值,那么他们就必须担心企业的美元债务价值升高,及可能发生违约。”
虽然中国官员重申,认为人民币没有进一步大幅贬值的理由,但多数分析师及交易员预期,随着中国经济降温,人民币将持续承压。
他们预计,到3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在6.60左右,较周四的6.54下跌近1%,到8月底将稳步降至6.70,2017年2月底降至6.78。最悲观的预期是一年后人民币兑美元将降至7.60。
不过回覆额外问题的38位策略师中仍有30位称,中国央行年中之前不太可能让人民币大幅贬值,与上月调查结果类似。
“虽然我们见到中国央行进一步支撑人民币的可能性最高,但北京汇率政策若大幅转向,应该也不令人感到意外。过去三季里,我们已经两度见到这样的情形,”NORD/LB的Frederik Kunz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