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外汇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真相 藏在民间!

中油网 2016-03-08 10:49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认为外汇储备下降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即央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通过市场购汇的渠道转变为民间持有。

中国外汇储备2月份下降286亿美元至3.2万亿美元,缩水规模低于预估,主要受美元走弱影响;分析师料政策宽松之门进一步打开。

周一离岸人民币在纽约交易时段走强,在交投继续走向清淡的背景下,好于预期的2月外储数据加强了即期市场的稳定。

与此同时,市场普预计美联储本月加息概率极小,而欧洲央行会在本周召开的会议上进一步降息并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外储下降压力缓解、人民币趋稳,加之有利的国际环境,均为中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营造了积极的条件。

中国外汇储备降幅直线减少

中国央行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外汇储备减少285.9亿美元,至3.2万亿美元。此前,分析师们的预期值为3.19万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月度变化

2月外储减少额低于1月和去年12月的直线减少。1月,中国外储减少995亿美元,2月减少1079亿美元,为开始记录以来的最大减幅。目前,中国外储处于自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的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美元在2月走弱,中国春节假期工作日减少以及海外投机盘受挫等因素,使外汇储备降幅收窄。据他测算,汇率变动的估值因素使以美元折算的外储余额增加了约140亿美元。

华宝信托驻上海经济学家聂文接受采访时表示,2月外储数据比预期要好,主要是因为资本管制进一步加强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减弱,但大方向看,国内人民币资产荒可能令资金外流的趋势难以遏制,未来资金流出压力难言乐观。他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月度外储降幅在400-500亿美元左右。周浩也认为,整体来看,资本外流压力仍然存在。

进入3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涨势扩大,在岸和离岸分别上涨0.54%及0.70%。同时波动率下降,贬值预期有所缓解。周一1个月期限的美元/离岸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自2月12日的历史高点10.18%下降至6.295%,1年期限的波动率也从2月3日的历史高位10.59%跌至8.05%。纽约时间周一16:12,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与上周一相比涨逾400点,报6.5062。

中国宽松之门料进一步打开

稳定的人民币走势和低于预期的外储降幅为中国将工作重心拉回对经济的支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外储降幅缩窄为中国实施更加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打开了大门。“随着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被遏制住,政府将其重心移回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撑经济上”,他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年内还有三次降准和一次降息。”

外部环境也更为宽松。周一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显示,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3月加息概率仅为8%,4月加息概率为22.7%,直到9月加息概率才首次超过50%。

大部分经济学家预计欧洲央行会在3月10日的会议上采取行动,其中所有人都认为会下调存款利率,73%的人预计会扩大每月购债规模。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外汇策略师Viraj Patel表示,“如果欧洲央行的行动能够提振市场风险情绪,则这可能是中国央行加入行列的一个好时机。”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同时可能引入日本那样的分级利率体系。

藏汇于民

自去年8月人民币意外贬值以来,在中国遭遇空前的资本外流、各方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感到担忧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情绪已明显转向负面。在今年初,围绕中国汇率政策的担忧曾引发一轮全球市场抛售。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中的藏汇于民

上周末,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坚称,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只包括高流动性资产——换言之,中国拥有足够弹药阻止人民币大幅下跌。“随着我们现在的经济周期有一些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在我的预期之内的事,”他说。

易纲认为外汇储备下降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即央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通过市场购汇的渠道转变为民间持有。他进一步解释说,过去一两年由于预期的变化,中国的企业和家庭需要增持一部分美元资产,偿还一部分美元债务,以优化其资产负债表。

易纲的观点亦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BIS)研究人员的认同,后者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自2014年年中以来中国出现持续的资本外流,可能更多是预期美元走强的国内企业偿还美元债务造成的,而非投资者抛售中国资产的结果。

“离岸人民币存款减少,以及中资企业净偿还外币债务,反映出利差交易仓位被出脱,也解释了人民币面临下行压力的原因。”BIS经济顾问兼研究主管申铉松说。

“这也说明了在承压期间为何离岸人民币较在岸汇率贴水。”

数据显示,外汇储备从2014年6月历史峰值的3.99万亿美元下降至今年1月的3.23万亿美元,降幅达7623亿美元;同期的境内个人外币存款从658亿美元上升至974亿美元,升幅为316亿美元;同期境内企业外币存款由3951亿美元下降11亿至3940亿美元。

居民和企业外汇存款合计增加的规模远小于外汇储备的下降规模,显示“藏汇于民”中个人和企业可能已将购得的外汇投资海外、包括易纲提及的跨境支付。此外易纲还罗列了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且不排除有一些资本外逃掺杂其间。

实际上中国外汇资产可能只是由官方转入民间的“换汇”现象。

 

数据来源CEIE

去年第三季中国的外债总额由2014年的4.632万亿美元增至4.741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但实际上却是由去年第一季的4.977万亿美元顶峰回落。

中国所持外债中属于投资组合的部分,虽然也由去年第一季高峰的9680亿美元降至第三季的7880亿美元,但外国直接投资(FDI)金额却持续增加,并于去年第三季升至中国外债总额的60%。

中国外债减少的速度很可能有限,尤其是FDI往往是长期且具持续性的。换句话说,就算所有非FDI的国外投资撤出中国,中国外债总额只会减少1.889万亿美元,远低于官方外汇储备的总额3.59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CEIE

近年来中国民间外汇资产大增,总额由2010年的1.205万亿美元至去年第三季冲上2.691万亿美元,相较于GDP的比重也由20%上升至25%。当中多数是在国外的直接投资,占1.038万亿美元;而占民间外汇资产总额10%的投资组合,以及占50%的“其他投资”,近几季增速却下降。

这呼应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接受《财新杂志》专访时,谈到中国外汇储备缩减及人民币贬值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规模基本上维持稳定,而中国企业对国外投资却较快速增长;另方面民间外汇资产增加,除了因有些民众受信心问题影响欲保护资产,也反映部分中国企业受到汇市预期影响,而缩减外债持仓。

责任编辑:秦玄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51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