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引爆!人民币空头“大退潮”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强调中国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央行行长周小川也称人民币还有升值空间,没有必要急着去买美元。
交易员称,“在中国央行强势干预汇市下,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5附近,这些期权头寸想要盈利,正变得相当艰难。”
央行一直在采取措施强势持稳人民币,此番总理的谈话,更加坚定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也令一部分人民币空头黯然离场。
所以不少投机力量开始押注美国近期一系列良好的经济数据,会令美联储即便3月不加息,也会发出相对强硬的加息信号,加剧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令人民币兑美元重新承受较高的贬值压力。但是,美联储的利率决策机制突然转向,无疑令他们倍感失落。
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判断美联储今年实际加息次数可能远远低于市场预期值,令原先押注美元加息升值的利差交易资本迅速撤离美元。多数金融机构已经不再相信美联储会在今年加息2次,甚至有不少机构预测美联储可能在今年不会加息。”
究其原因,是美联储在此次利率决议上多次提到“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存在风险”,令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利率决策机制正出现重大转向——原先看重经济数据,如今将外部经济风险放在利率政策变化的首位。
首先是负利率,欧洲与日本执行负利率后,当地银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隐患,以及负利率令养老金投资收益下降,使得欧洲与日本民众纷纷囤积现金不愿消费,不但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更进一步加剧欧元区与日本的通缩压力。然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赤字压力,都是美联储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全球经济风险因素,并迫使美联储只能在利率政策方面做出某种让步。
随着美联储利率决策机制出现重大转向,沽空人民币获利的国际投机力量也感觉到,自己正失去了一个最大的博弈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