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外汇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央行引导人民币继续“非对称贬值” 中间价连续三天下调

中油网 2016-05-06 10:14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202元,下调74点,继续刷新3月28日以来新低。这已是央行连续第三天下调人民币中间价,此前两日分别大幅下调185点和378点。

与此同时,美元已经连续三天走强。美元指数从91.89反弹至93.76,涨幅超2%。分析称,近期的贬值是中国央行有意为之,央行正在采取“非对称贬值”的新模式。

申万宏源证券宏观李慧勇团队指出,近期人民币贬值属于央行主动引导。近期由于美联储加息延后并下调加息次数;叠加日元和欧元阶段性走强,导致美元震荡走弱。并且中国经济有望小周期回暖,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并不大。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价差也较小,显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较小。与去年8月和今年1月相比,近期的这波下调结果会比较温和。

据彭博,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撰文指出,短期内央行可能继续采用这种“非对称贬值”新模式:

当美元指数走强时,人民币会选择盯住CFETS篮子,而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

当美元指数走弱时,人民币会选择基本盯住美元(或对美元微升),而让人民币兑CFETS篮子贬值。

事实上,中国央行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华尔街见闻昨天就曾提到,人民币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曾维持了一段美好时光,对美元保持稳定,对一篮子货币贬值。

但随着本周以来美元走强,人民币并未随之波动,二者的走势开始出现分化。

这种“策略性贬值”的思路经济学家钟正生曾描述过:

当美元走强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贬值压力。此时,央行遵循市场供求(前日收盘价)顺势下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但下调幅度会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变动(适当多贬一点),以保持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基本稳定。

当美元走弱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升值压力。但央行可能并不希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过多升值,同时希望人民币有效汇率能够适度贬值,以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因此,央行在体现市场供求的基础上,控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的幅度(适当少升一点),使得在人民币对美元适度升值的同时对一篮子货币更多贬值。

这种“策略性贬值”的模式,也践行了小川行长的“承诺”:即使推进人民币汇改,也会更加注重时机,不要引起太多外溢效应,不要引起外界太多批评。

那么,央行为何如此“煞费苦心”地令人民币贬值呢?李慧勇提到了三点原因:

一是适当引导人民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大周期仍处于震荡筑底的区间,尽管小周期经济小幅回暖,但整体仍难言乐观。而IMF进一步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意味着国际环境仍然比较低迷。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引导人民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

二是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待释放,是近期下调人民币中间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测算了三种情形下人民币的高估程度,人民币仍然有贬值的压力来释放高估成分。最终人民币将大概率贬至7左右,今年可能会贬至6.7左右的水平,贬值压力仍有待逐步释放。

三是顺势引导人民币贬值,可在美元走强前争取更多自主权。一 旦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美元仍将步入升值通道。彼时人民币将面临着比较大的贬值压力。而选择当前比较友好的时间窗口,顺势引导人民币贬值,有助于缓解人民 币的贬值压力。一旦美元重新走强,央行的汇率政策选择也可以更加从容,并且可以缓解彼时人民币短期快速贬值带来的市场恐慌和资本流出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6年5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128元,1欧元对人民币7.476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084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3905元,1英镑对人民币9.4443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59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488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792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029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616元,人民币1元对0.61298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0.2364俄罗斯卢布。

责任编辑:凯文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5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