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周年纪 人民币中间价冰火两重天
去年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破天荒地下跌1000多个基点,而时过境迁的今日人民币中间价与上一交易日相比大幅上调275个点,报6.6255,为6月23日以来最大调升幅度。汇改一周年前后人民币中间价冰火两重天。
今日(8月11日),正值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周年纪念日之际,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升值275点,报6.6255,为6月23日以来最大调升幅度。
2015年8月11日9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由6.1162下调1136个基点至6.2298,史无前例的降幅令市场一片哗然。
中间价一出来,有的外汇交易员反映表示很吃惊,他们普遍认为是否是因为系统出了故障才得出了一个这样不可靠的数据。
汇改一周年,人民币坎坷的一周年。在新汇改之后人民币中间价连续经历过了三次大跌以及一次回升。
三跌一升
汇改后短短3天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至6.4,被业内人士称为新汇改后的“闪电战”。8月13日,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公开表示,8月11日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已经基本完成。
随后,在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出现持续下调逾900个基点,降幅超1%。,导致人民币汇率在在岸与香港离岸市场均出现大幅震荡。
第三次贬值出现在今年5至7月,当时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升温,加之6月24日英国公投意外脱欧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5月初的6.45附近下行至7月下旬的6.7关口,贬值幅度超过2000点。
在此大跌之后,人民币意外地迎来了一轮回升,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临近6.7关口时,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好转,6.7也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是央行短期内的汇率底线。7月底至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升值。
机制逐渐完善 人民币汇率渐趋平稳
一年以来,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增强。 “8·11”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明显下调,使得人民币名义与实际有效汇率出现小幅下行;随后,去年10月开始出现小幅反弹;今年年初,人民币名义与实际有效汇率再度走弱。
但随着汇率改革机制的渐趋完善业内普遍预期,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日期的临近,中国经济的不断回暖,以及相较之下全球经济的复苏乏力,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推迟,种种因素都决定了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
中国央行也指出,未来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