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将助力人民币纳入SDR吸引资金流入
周三(8月17日)权威人士在报告中称,“深港通”的推出和“沪港通”取消总额限制,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应对人民币波动的能力已经很有信心。
面对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人民币短期内或将告别贬值。政府随即考虑到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以及10月1日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SDR),料人民币当前将走稳。
汇丰银行表示,“深港通”短期内对人民币市场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受到市场对中国市场改革的信心驱动,而非对资金流向的投机。
该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角色将提升,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双向波动弹性,离岸和在岸汇差将继续收窄。中国将持续推动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
同时, “深港通”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料比“沪港通”推出时小得多,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背后的外汇结算和清算程序均有所了解。
市场普遍预计“深港通”将和“沪港通”一样,外汇清算和结算将根据净值计算,并全部在香港根据离岸人民币汇率进行。
但是,这对人民币流动性的影响会有限,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品价格上涨,从而抑制出口,造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和就业减少,尤其因市场对于处理人民币流动性的波动越来越有经验。
另外,预计 “深港通”的资金流动将比“沪港通”刚启动时更加平衡。
因为深港通落地极有可能采用已平稳运行近两年的沪港通既有的系统与模式,并在必要的环节进行了一定升级。其中表现升级的方向将集中在:
1.标的范围(北向深股通:纳入深证成指以及同时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AH股,南向港股通:纳入恒生小型股成分股);
2.投资额度(总额度相比前期“沪港通”将有较大幅度提升,甚至不排除不设立投资总额限制的可能性);
3.准入门槛(北向港股通将针对创业板标的增设一定投资门槛);
4.交易制度(交易时间取两地交集,港股通实行T+0,深股通实行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