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外汇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10美元以上面额纸币为何需被淘汰?

中油网 2016-09-09 15:30

在这物欲横流,快节奏,纸币泛滥的时代,全球主要央行每年都向市场注入数千亿美元纸币,且均是10美元以上的大面额纸币,一些专家认为,庞大数额的现金带来的是地下经济的发展,而合法意义上的经济却并未受益。

纸币盛行滋生犯罪

在这贪污盛行的时代,大面额的纸币无非是给犯罪分子开通绿色通道。现金的匿名性使其更加容易催生犯罪,而大面额纸币由于其更容易携带、便于隐藏,尤其会引发问题。

如今美国人均现金持有量达到4200美元,令人震惊。其中100美元纸币几乎占到80%。日本人均现金持有量接近7000美元,1万日元面值(价值约100美元)的纸币占日本总货币量的90%。

尽管存在很多方法来贿赂官员、从事金融犯罪、逃税。但大多数方法都需要花费非常高的交易成本或者存在巨大的风险。

新时代新型隐匿货币如比特币,即使不能完全避免被查到,隐蔽性也非常大。然而,这种货币价值波动太大,同时政府有很多方式可以限制它的使用,比如禁止在银行兑换或者购买商品时支付。

现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流动性以及普遍接受性。然而,逃税带来的损失却高得令人咋舌。据估计,美国每年因逃税损失7000亿美元(包括联邦、州和地方税收),高税收的欧洲甚至更多。犯罪与腐败尽管很难量化,但无疑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另外,雇主支付现金给非法入境的工人也是非法移民增多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减少现金的使用对于限制移民数量比构建铁丝网更加人性化。

纸币控制屡遭失败

欧洲央行最近宣布将逐步淘汰500欧元大面值纸币,不过这项一拖再拖的改革还是遭遇了钟爱现金的德国人民与奥地利人民的强烈反对。

不过即使是北欧,人均持有的货币相比整个欧元区巨大的货币存量(人均3000多欧元)也依然如九牛一毛。

希望增加税收收入的南欧国家政府控制了现金的使用。希腊、意大利就出台了法律限制零售购物时现金的使用。

显然,现金在小额日常交易、保护隐私方面依然十分重要。满足于现状的北欧国家央行喜欢引用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但问题在于当前的体制未能达到一种平衡。

纸币控制三大原则

首先,允许普通公民继续使用现金,在合理规模内允许匿名购买,同时监管企业大规模、重复的匿名交易。

其次,任何改革都需要循序渐进进行,并且当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时作出调整和修正。

最后,改革必须兼顾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尤其那些无银行账户家庭。

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果夫(Kenneth Rogoff)新作《现金的诅咒》(The Curse of Cash)中提及了一项计划,包括逐步淘汰大面额纸币,留下小面额(10美元或以下)在市场中流通。这项计划还可以提供给低收入家庭免费借记卡账户,可以用来进行政府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金融包容性。

尽管减少现金使用并不能彻底根除犯罪与逃税行为,却可以迫使非法地下经济活动不得不采用风险更大、流动性更小的支付方式。

当今的高科技金融时代,现金似乎变得日益微不足道,因此,小面额纸币已足够我们日常的使用,而较大面额纸币将可由借记卡、电子转账、移动支付等支付手段代替。

责任编辑:陈宾琴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47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