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外汇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央行为你解读! 为何不发行大面额人民币?

中油网 2016-09-30 11:13

关于大额人民币的发行市场猜测不断,去年网上热传的“第六套人民币”中赫然出现500、1000的大额钞票。对此,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央行目前尚没有发行大面额人民币的打算,并对此做出了解释。

此前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注意到,在从事大额交易、特别是买大件商品的时候,现在钞票的面额比较小携带不便。但是,大额现钞用于小额交易时又不方便找零。

与此同时,大额钞票在面对造假时,会给持有者带来更大的损失。且发行大额现钞还有可能会强化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随着电子支付制度的完善,已在很大程度上可解决现钞的携带和大额交易的便利性问题。

不发行大面额人民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遏制洗钱、贩毒、走私等等违法行为

现金交易是没有记录的,这意味着可以逃脱执法部门的监管,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不法交易是以现金进行结算的。

想象一下,以前进行100 万人民币的交易,至少需要一个手提箱的现金;而如果有500 甚至1000 面额的人民币,这就意味着这100 万可以揣在衣服里,这就大大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二、可以降低造假币的收益。

就造假币来说,纸张、墨水、印版、机器这些东西的成本几乎是固定的,所以相对来说造假币的面额越大,获利的可能越大。

最简单的例子,RMB100 元的假币是假币中最常见的,10 元的就已经很少了,1 元的个人是从来没有听说过,1 毛钱……应该连成本都不够吧。

所以,如果人民币最大是100 元变成1000 元,就意味着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获利空间一下子变成了10 倍。假设以前能花出去50%,那么现在就算只花出去10% 也是过去获利的两倍。

三、流通不方便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现金最主要的用途是小额的生活类消费,生产类的经济活动基本是通过银行完成,或者说不需要现金。

而随着货币电子化的进程,就连日常生活的现金使用比例也在降低。未来各种电子支付手段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安全,比如说刷指纹、刷声音、甚至是刷脸(视网膜)。

相比不记名的纸币,指纹这种生物特征显然更加安全有效。这就意味着就算是小额的日常生活支付,纸币的流通范围也在缩小。

推出1000 面额的人民币,也将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商家以前收到一张100 的假币,损失是100 元;但如果收到1000的假币,损失就是1000 元。或者这么说,商家收到假币的损失也会增大,那么商家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收大面额的人民币。

四、额外的制造成本

多一种货币,就意味着纸币厂需要添加额外的生产线,需要额外的工人和原料。

而且,由于新的纸币面额大,因此也需要使用更加难以仿冒的防伪工艺——而这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包括物料成本,也包括工艺成本。

五、可能的通胀预期

这个更多的是心理因素,央行发布大面额纸币可能会造成货币要贬值的印象。但是,之所以把这个排在最后,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印象可能连印象都不是。

实际上,只有在货币疯狂贬值,比如说KMT 最后几年那种上百倍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现大面额纸币才有必要。而其背后的原因是:纸币的制造成本一定要比它的票面价值低,纸币才有意义。

而显然,中国的经济虽然进入了7% 时代,但是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没有之一。加上中国政府对货币的严格控制,实际上人民币发生那种崩溃性贬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所谓的发行大额纸币会造成货币贬值的心理预期"这种说法完全是扯淡。

此外,大额钞票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从常识角度,公众明白票面越大越不值钱的道理。与当前100元人民币相比,发行面值500甚至1000元的钞票很容易让国民产生“钱不值钱”的心理暗示。而这种抵触心态也非毫无缘由。

上世纪40年代末,中华民国政府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国民党要求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但如果没有实体经济或硬通货作为基础支撑,票面改革并不能解决财政危机。很快,没有任何支撑的“金圆券”暴跌,任凭币值“突飞猛进”,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一麻袋纸币买不回俩窝头。

在这种心理阴影下,国民会误以为中国经济不行了,所以才要发行更多的钱。但实际上,央行会根据国民经济总量以及回收纸币量发行,流通总量并不改变。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的考量,央行最终决定暂时不发行大额人民币,至于以后是否将发行,现在我们也未可知,有央行也不能完全确定。

责任编辑:陈宾琴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48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