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OPEC协议 减产未成油价将跌至43美元
周二(10月11日),在伊斯坦布尔世界能源大会上俄罗斯总统表示,加入联合减产行动,并且呼吁其他石油出口国也这样做。普京一表态立马提振油价。而接下来看一看高盛集团分析师观点。
在普京发表以上言论后,高盛的分析师表示,虽然沙特和俄罗斯最近表示很可能削减石油产量,但是利比亚、尼日利亚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上升,降低了油市在2017年实现再平衡的可能性。
在今年9月11月的政策会议上,OPEC表示将就石油产量设定限制,以缓解对油价造成打击的供应过剩问题。这一消息曾极大地提振了油价。
但高盛警告称,现在就断定俄罗斯促成冻产协议还为时过早。其指出,考虑到2017年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达成削产协议依然为时过早,虽然其可能性有所上升。如果目标是油价持续上升的话,可能被证明是弄巧成拙。
ClipperData的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史密斯(Matt Smith)也持谨慎态度。他表示,现在距离OPEC举行下次政策会议还有七周,OPEC主要成员国和俄罗斯如何实行其口头承诺还有待观察。
史密斯还表示,直到看到市场上的石油真的减少,或者对实际产量设定限制,产油国削减产量的承诺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没有出现实际的行动。
协议中最重要的因素是,OPEC中的头号产油国沙特已经表现让步意愿,尤其是因为其考虑到其劲敌伊朗在摆脱制裁后增加石油产量,试图重夺失去的市场份额。
史密斯解释称,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如果真的要冻结或者削减石油产量,沙特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美国石油企业将如何应对石油削产。油价的上涨意味着美国石油企业会为了收益而维持生产,这将导致全球石油供应的上升。史密斯预测,油价较当前水准上涨空间很可能有限。
高盛称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削产协议未能达成将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至每桶43美元。
如果达成削产协议,其影响会被其他国家的石油供应增加所抵消,那么原油价格还将保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