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原油资讯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OPEC又爆出黑幕事件 各国能源部长憋屈

中油网 2016-10-14 11:17

周五(10月14日),对于近期OPEC公布的原油月度报告的情况而言,出现了黑幕事件,主要是官方数据和独立数据源统计数据存在巨大的差异。

据最新欧佩克月报显示,该组织9月份产量比8月份增长22万桶/日,至3339万桶/日,创下历史新高。不过,伊拉克和委内瑞拉两国的石油部长可能要着急了,因为月报再次出现政府官方数据与独立数据源统计数据之间的巨大分歧。

伊拉克石油部长早在阿尔及尔会议达成减产框架性协议后表态称,如果独立数据源的产量数据和伊拉克政府官方数据再次出现巨大差异的话,伊拉克就不玩了。然而,最新月报中伊拉克产量数据的分歧竟然扩大了。

究竟OPEC月报正式产量数据的政府官方数据与独立数据源统计数据的分歧从何而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欧佩克的正式报告所公布的各国产量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因为每个成员国都有两个差别巨大的产量数据作为月报的正式数据公布。

因考虑到各国政府官方直接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欧佩克在90年代中期开始加入市场上不同独立数据源提供的各国产量数据,然后进行均化后作为该国的产量。自此OPEC的正式报告中有关各国的产量数据就出现了这种奇葩的局面。

就像市场不信任欧佩克产油国的官方直接数据一样,欧佩克各产油国也对这个基于市场独立数据源的产量数据颇有怨言,认为这个secondary sources的数据严重偏离其本国的真实产量数据。

在各成员国拼命增产为了能够在任何涉及冻/减产协议中有更多筹码时,任何被统计“少”了的产量都是各国石油部长心头上的一根刺。

这次月报公布后,估计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要疯掉了,因为两国的产量(secondary sources)比官方数据合计“少”了50万桶/日,对比欧佩克各成员国最新产量不同数据来源的差异。

欧佩克基于独立数据源的产量低于官方公布产量的量,仅伊拉克一个国家,欧佩克的正式报告中就有相差超过30万桶/日的两个差异巨大的产量数据。

假设按照最新月报的独立数据源产量数据作为减产参照,当前伊拉克的独立数据源产量数据是445.5万桶/日,再假设伊拉克分到10万桶的减产义务并同时受到多方监督,也就是说伊拉克必须在减产细则生效后在监督组的监督下,把产量降到435.5万桶/日,但是伊拉克政府自己公布的产量是477.5万桶/日,这是让伊拉克减掉40万桶/日的产量吗?

中油财经网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当前是限产计划关键时期,现在又频频爆出不理想因素,而市场又对减产产生怀疑,最后限产能否达成,还是未知数。

责任编辑:刘璐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51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