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原油资讯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OPEC冻产为何是口号 油市重头戏就这样?

中油网 2016-10-31 16:55

周一(10月31日)欧盘初,国际原油价格继续震荡下行,因上周六OPEC与非OPEC未能就产量限额达成一致意见,市场对于达成减产协议预期继续下滑,看空情绪弥漫油市,市场交投需谨慎。

时光飞逝,从9月到11月真是一溜烟的事,而原油价格在此期间也是上蹿下跳,持续围绕着OPEC冻产能否达成这个问题大幅波动。

而即将召开的11月份正式会议达成一致的前景取决于沙特、伊朗、伊拉克和俄罗斯之间能否达成公平、透明且有约束力的协议。那么,这次冻产协议的达成是否预示着OPEC内部分裂的局面已经打破,合作推升油价有望了呢?结果估计不会按照众人推理的情节走下去。

一、集体限产是口号

由于无法协调成员国的内部矛盾,OPEC事实上早在2011年就已经废除了差异化的石油生产配额制,转而象征性的设定了日均3000万桶的整体产量上限。

只设定集体目标而不对个体的义务加以限制,显然这样的产量上限只能是一句口号,事实也证明,此后OPEC至始至终都在超配额产油。

这次OPEC达成了初步协议,决定将整体的产出目标设定在日均3250-3300万桶区间,但是同样的,该协议没有任何的执行方案和实施计划,对如何在各个成员国之间分配冻产任务只字未提,这样的合作协议看上去更像是迫于舆论压力而作出的表态,我们对其是否能够真正执行缺乏信心。

因此,目前为止OPEC对合作限产的各种表态只能刺激投机资金的短期参与,但从中长期看,很难改变全球石油供求的基本格局,因此,对长期油价难以构成持续支撑。

二、减产只符合部分产油国利益

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财政局势紧张的国家一直是石油减产的积极推动者,因为油价重挫事实上已经危及到了其政局的稳定,但是对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科威特等国来说,来自于OPEC外部的竞争威胁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重点。

现阶段石油市场供给过剩的主因就是美国非传统石油开采的爆发式增长,在页岩油气开采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的推动下,美国本土所产石油对中东石油形成了大幅替代,不但引发了油价的崩盘,同时也击垮了长期以来OPEC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

因此,对于大多数OPEC成员国而言,因油价下跌而导致的收入下降也许是暂时的,但市场份额的丧失则可能是长期且不可承受的,特别是对于沙特而言,极低的开采成本是其守住地位的主要筹码,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较竞争对手更强,如果此时贸然减产则极有可能帮助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复苏,这并不符合沙特的长期利益。

三、一起减产也未必能推高油价

众所周知,OPEC成员国推动合作限产是前期油价大幅下挫所导致的无奈之举,OPEC成员国普遍存在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不利局面,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国家财政存在极高的石油价格波动风险。

因此在不损失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各个成员国都希望油价能够尽快的走强。但随着全球石油供应格局的转变,OPEC对市场的垄断地位正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石油本身金融属性的增强,影响油价的驱动因素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两方面原因决定了OPEC对油价的影响力在不断弱化。

综合而言,即便OPEC达成并执行了冻产协议,油价想要走强仍然面临诸多阻力。另一方面,美国已经开始进入加息周期,会推动美元不断走强,美元的强势对油价来说很不利。

截至当前16:45,美国WTI原油价格报48.62美元/桶,下跌0.09美元,或0.18%。

责任编辑:刘璐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