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原油资讯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OPEC限产计划老调重谈 这个国家是油市“救星”

中油网 2016-11-01 09:21

周二(11月1日)亚盘,国际原油价格小幅下降,现已经下跌到47美元下方,因OPEC内部成员国老调重弹,不愿减产,加之俄罗斯也半推半就,导致油价重挫。

在10月29日结束的OPEC会议上,伊朗和伊拉克均希望能获得减产豁免,产油国的谈判陷入僵局。投资者转而瞩目OPEC在11月30日举行的年度大会,届时OPEC将讨论有关各成员国减产量的具体细节。

被忽视的却是分量很足的国家

一直以来,投资者较为关注美国、俄罗斯和欧佩克这全球三大关键产油国和组织的行动,中国一直被排除在讨论之外,提及中国时往往是从被动的角度:该国的经济是否能保持强劲并推动油价走强,还是会持续走软并带动油价回落。

然而,这种分析忽略了中国有意识地和直接地控制油市的“手段”,中国的政治战略决策有可能会成为油市分歧的解决方法。

在2014年油价崩溃后,中国在石油市场上采取了两个关键的行动。

首先,中国加快了创建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其目标在于创建与美国相当的战略石油储备,这无疑对油市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过去一个月全球原油供应过剩情况在100万桶/日到200万桶/日之间波动,这便足以使油价跌至30美元/桶以下。虽然分析师对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石油需求众说纷纭,从60万桶/日到120万桶/日不等,但很难想象没有中国的需求支撑,油价将跌向何处。

其次,中国对独立的炼油厂解除管制,允许其从国外进口原油。此前这些炼油厂只能向国有石油公司购买石油,导致炼油成本高企,此举将该行业的石油需求提高至140万桶/日。虽然有分析师称这些独立炼油厂的需求下降了40多万桶/日,但仍能对油市产生重大影响。

近期有分析指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可能会削减,甚至是终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就在买石油,在油价为26美元的时候肯定是稳赚的,但在油价下跌的过程中,中国可能也买了很多60-80美元的石油,这却是相当大的损失。毫无疑问,中国也和OPEC一样低估了油价的暴跌情况。

二是目前油价已经在50美元左右徘徊了很久,即使OPEC协议达成,市场对油价能否走高仍旧存疑。今年油价涨破50美元总是昙花一现,因为一旦价格高于50美元,美国页岩油商便会增产导致油价下滑。如果中国的计划是通过购买廉价石油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现在显然不是最好的时机。

去年中国国内石油产量下降约5%,相当于25万桶/日,虽然说中国的石油需求减少或被国内生产下降所抵消,但这仍比不上茶壶炼油厂潜在的需求削减,更不用说中国有能力通过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来调节其石油需求。

美国的私营石油部门较独立于美国政治,但中国则不然,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利益都是中国石油策略的重要考量对象。这也就是为什么除了沙特和美国页岩油,中国可能成为阻碍油价上涨的因素,也可能成为支撑油价的救星。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石油需求肯定也是不言而喻的,在众人将目光投向中东地区的产油国时,中国的行动也默默的影响着油市。

责任编辑:刘璐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5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