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原油资讯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限产再生变故 伊朗和伊拉克不是“拦路虎”

中油网 2016-11-10 10:35

在美国大选告一段落之后,市场的焦点应该转移到11月30日的维也纳正式会议上,自从9月底OPEC初步达成减产计划以来,就一直在减产路上前进,但途中“妖魔鬼怪”太多,拖后进度,据悉限产之路再冲出“拦路虎”。

对冲基金削减原油多头头寸

在OPEC于9月28日意外达成限产协议之后的两周里,对冲基金的净多头头寸增加了2.18亿桶。该协议引发强烈的空头回补,但目前超过半数的这些额外多头头寸已经解除,而且油价也回到了协议达成前的水平。

目前最主要的分歧在于3250-3300万桶/日的产量上限如何在OPEC成员国之间分配,而各成员国对他们当前基本产量及2017年冻产或减产的意愿存在分歧,因此市场担心最终限产协议将再度不了了之。

原油产量不断增加,减产负担沉重

与此同时,很多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仍在增产,10月产量的进一步走高令当前的减产负担更加沉重。

而沙特是否愿意与盟友科威特和阿联酋一道减产是目前限产协议能否执行的关键,因包括伊朗、伊拉克在内的多个成员国已经要求获取减产豁免权。

沙特和其盟友至少需要将产量较目前水平每日降低减少75万桶,甚至可能要每日减产100万桶,还需承诺维持这样的产量水平至少12个月,才能对预期中的2017年供需平衡产生重大影响。

但这样的结果对于沙特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至少需要该组织其他成员国同意不增产,除了已经承诺给予利比亚、尼日利亚和伊朗的一些弹性空间。

总的来说,其实现在最大的风险并不在于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死硬派,这两国明年的产量并没有能力提升太多。潜在的威胁反而来自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产量恢复、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以及全球经济和原油需求的放缓。

这些风险因素中任何一个都可能让油市恢复平衡的时间推迟六至12个月甚至更久。就算OPEC达成协议,也并不能直接解决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刘璐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4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