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威胁全球稳定?这锅得美元来背
近期,人民币已跌至2008年末以来最低水平,本周初,人民币中间价在经一日的短暂回调后再次延续此前的十二连跌,周四(11月24日)人民币暴跌近200点,首破6.90,在岸及离岸人民币人民币纷纷跌破6.96及6.92大关。周五(11月25日),人民币中间价再下调83点续破6.91。
现美元兑人民币交投于6.92关口。市场均认为人民币暴跌的原因是,美联储将于12月加息,且候任总统特朗普威胁称要标记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想要对中国出口商品加收关税。
(图片来源:中油财经网行情中心)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转化为外汇市场的货币力量。今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篮子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货币,在未来十年人民币在中央银行储备、公共与私人、主权和个人投资者中将迅速提升影响力。
在今年夏季之后,得益于产能过剩减少、财政刺激提高了出口竞争力以及较弱的汇率溢出效应,人民币基本面得到改善。但在第四季度,人民币或也将感受到温和调控房价对其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也是全球局势动荡与美元走强所致。与新兴市场货币一起,人民币还必须应付美元走强;因美国国债收益率高升、特朗普财政刺激预期高涨以及美联储即将加息,最近美元创了14年以来新高。
那么在这过过程中,其他亚洲货币近况如何呢?日元、韩元、印度卢比、印尼盾和林吉特都纷纷遭到了受抛售。
从长期来看,来自美国和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可能对亚太地区金融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各国央行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时期中国在股权方面的影响已接近美国,虽然在危机时期美国的相对影响越来越强。
对中国的影响是基于区域拉动,而对美国的影响则是全球推动。当前的危机对美元有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将获得支撑。
不幸的是,人民币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在世界经济中也必须应对美元不断升值的风险。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杠杆率和波动率指数(VIX)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当波动率较低时,借贷需求上升,反之亦然。但由于多年的超低利率和发达经济体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这种相关性已不再盛行。
且国际清算银行在最近的报告中也称,美元似乎已经取代了波动性指数,成为了新的恐慌指数。
由于波动率的预测能力已经减弱,美元成了风险偏好和杠杆指标。这种变化是令人痛心的,因为它推升了国际借款人和投资者对美元的投资。
然而,随着美元升值使得借款人和贷款人更改对其估值,候任总统特朗普自己也承认美国基本面正在遭受侵蚀。美国主权债务已飙升至19.9万亿美元,且在过去的一年里外国央行抛售了近37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不禁认为美联储加息会提振美元,进而会使美元流通与通胀紧缩。且反过来,这或许也可能会损害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
对此,中国网民回应道:今天对全球经济构成了最大威胁的,并不是人民币,而是美元,因为其都以成恐惧指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