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惨遭“黑色星期一”上演股债汇“三杀”
中国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上演股债汇“三杀”。
周一(12月12日),沪指收跌2.5%,创6月13日以来最大跌幅,跌至四周最低;深成指跌4.51%,至少创7月27日以来最大跌幅;创业板更跌破2000点。所有板块均下挫,两市近200股跌停。
银行间债市国债期货低开低走,现券收益率走升。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3收跌1.05%,刷新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将于2026年到期、票息2.74%国债收益率则涨至3.15%。
人民币方面,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跌至逾两周新低,报6.9152,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147点,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跌96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触及两周低点,中间价则逼近6.91关口,同样创下两周新低。
市场认为利空因素包括险资举牌监管收紧、担忧乐视复牌补跌拖累创业板、IPO大提速以及美联储将于本月加息,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流动性偏紧以及通胀预期的升温。
为何上演股债汇“三杀”?
国泰君安债券团队徐寒飞认为,股债调整的直接原因在于,周末非OPEC产油国和OPEC达成限产协议,油价暴涨,通胀预期猛烈上升:
限产协议达成后,油价上冲至56美元,突破了前期的区间,未来原油市场的“供给”下降会有大多(限产的量还未披露)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本轮全球物价仍然位于相对低位(包括中国和美国的CPI,相比工业品价格来说涨幅偏低),油价以及食品价格的疲软是主要原因,油价的上涨将带来“通胀预期“的猛烈上升,甚至也会带动其他工业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对于国内股市和债市来说,这显然不是好消息。
花旗Global Markets Asia Ltd亚洲投资策略师Ken Peng则认为人民币汇率下滑的原因在于特朗普近期的言论,并将股市下跌归咎于流动性紧张,“特朗普近期的言论引发了中美贸易产生冲突的风险,人民币可能继续承压,国内流动性或将继续偏紧,这对股市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金王汉峰则认为,中小创是下跌导火索,“股债双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近期个别创业板公司面临资金链风险,重仓创业板的基金有面临投资人赎回的压力,前期一些被重仓的个股已经出现破位下行的迹象,而负向的反馈导致中小市值公司面临被“挤兑”的风险;
对资金举牌的监管将收紧仍在发酵,且本月与1月是股份解禁的高峰期,中小市值股票是股份解禁的重灾区。
此外,市场前期虽然累积涨幅不算大,但已经连续上涨了较长时间有调整需求,临近年底有资金季节性偏紧的压力,债市也连续回调。
本周进入关键性时间窗口
国信固收董德志指出,13日~15日是敏感时间窗口,一方面中国的前期经济增长数据落地,另一方面重压于全球债券市场身上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
从当前观测的高频经济行业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状况在11月份出现了疲弱下探,汽车生产、电煤耗用、南方电网发电量、粗钢产量等增速都比10月份出现了幅度不一的下行,预示着经济稳定的时期(8-10月份)可能结束,后期将步入再度下行区域中。
美联储在本次会议加息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美元与美债收益率都冲至了年内高点,在加息落定后,外围市场也面临重新评估金融资产价格的选择与挑战。
接下来怎么走?
短期市场可能延续低迷态势,但目前增长复苏是主基调,市场蓝筹在整固之后或重拾升势:
考虑到临近年底市场流动性易紧难松、资金风险偏好可能维持低迷、中小市值股票从估值看仍有继续回调的空间,而且美国大概率即将加息、人民币短期仍有贬值压力,美国候任总统持续在发表对中国偏鹰派的言论等等,这些因素仍可能继续使得短期市场延续低迷态势。
但考虑到目前增长复苏是主基调,市场整体估值并不极端,市场蓝筹潜在回调幅度可能不至于很大,待继续整固之后有望重拾升势。重点关注后续增长势头及再通胀实现的概率、资金流出及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实现、中美发生实际摩擦的可能性等因素来判断回调是否会超出预期。
对于债市未来的走向,国信固收董德志则相对乐观,其认为,经过了10月底、11月底两次集中的流动性冲击后,当前阶段各个机构正在尽力的准备金跨年跨节流动性,这种充分的准备可能令年末、节日期间的流动性局面好于预期,从而修正悲观的预期差。
国泰君安债券团队徐寒飞指出,中期来看,若油价上涨、中长期利率上升两大因素持续发酵,国内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甚至人民币汇率将受到冲击,人民币资产重估的风险在上升。
外部因素包括美元加息、美元汇率上升、油价上升,过去出现背离的因素(美元和商品价格)目前出现了同向叠加,整体的外部流动性环境不利;
内部因素主要是金融机构”去杠杆“以及一些异常因素导致的中长期利率回升,再考虑到国内房价和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货币政策仍然需要保持”稳健“,内部的流动性环境也不利。
内外双重影响下,投资者可能会对人民币资产进行重估,股票、债券、人民币汇率、房地产甚至国内定价的商品价格,都会受到负面冲击(最后还包括实体经济),当前的下跌已经不限于债券市场了。
国泰君安徐寒飞还在报告中表示,市场的重估开始逐渐从债券市场蔓延到股市,商品,汇率,甚至房地产市场,“去杠杆”的过程中,债券市场的“余震”会不断,基于我们对政策时滞性的经验判断,这一波人民币资产重估过程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风险资产(包括国内商品、股市和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