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网国际

中油网

网站地图
要闻
原油资讯
今日油价
金银资讯
外汇资讯
央行
财经要闻
股市
时事热点
财富故事
奢侈品
策略
原油策略
贵金属策略
外汇策略
学院
原油学院
贵金属学院
外汇学院
投资技巧
理财
应用推荐
快讯
行情
财经日历
数据中心
国际油价
成品油价
互动
专题
话题

养老金缺口大 8%个人账户建议划入企业年金

中油网 2016-12-17 14:05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现有的养老金体系,特别是以社会保险原则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诸多挑战。

2016年12月10日,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编的首部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蓝皮书指出,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面临着一系列长期挑战和制度困境,核心问题是未来养老金缺口巨大,难以应对老龄化风险。

其原因是现有养老金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没有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养老的责任,政府养老责任过重,退休人员也将养老待遇完全寄托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已有的实践中,第一支柱强制性缴费扩面迅速,基本上实现了‘应缴尽缴’,但是,第二支柱的职(企)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的个人税延养老金发展相对滞后。”12月14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表示,应对现有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尽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

第一支柱压力过大

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三支柱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其中,第一支柱是由政府立法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旨在给退休人员提供最低养老保障,政府对第一支柱负有最终责任。

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计划,一般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体现企业和个人养老责任,在有些国家成为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主体。

第三支柱是自愿型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采取完全积累制,由个人自愿缴费,国家给予税收优惠,目标是为那些希望有更多老年收入的人提供经济来源。

“目前,中国养老金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不可持续日益凸显,同时,企业年金覆盖率比较低,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尚未成形。

也就是说,大部分退休人员仍将养老待遇完全寄托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董克用表示,在OECD(经合组织)国家,在三支柱养老体系中,第二、第三支柱对于国民养老的保障作用日益突出。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2015年底OECD各国的第二、第三支柱的私人养老金占GDP的加权平均比重为123.6%,而我国同口径的私人养老金占GDP比重仅为1.4%。很明显,我国目前的养老负担过度集中于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同时,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基本养老金面临压力过大。

拿衡量退休后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养老金替代率来说,该指标已明显进入下行周期。

1997年制度建立之初,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维持在70%左右,但是,中国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并不顺利,尽管国家使用了财政补贴、借支个人账户资金等一系列措施填补历史缴费缺口,2000年以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持续下降,从1997年的70.79%下降到了2014年的45%。

“在OECD各国,在其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平均替代率22%、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平均替代率达53%,而我国的养老负担则过度集中在基本养老保险。”

12月15日,参与蓝皮书撰写的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胡继晔表示,未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该要大力发展作为养老体系“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建议增加补充险强缴基因

那么,如何才能推动第二、第三支柱的实际发展?据悉该问题的讨论已不简单是个思路,甚至形成了各种方案,其中,将个人账户并入第二支柱的呼声最高。

首先,第一支柱统账分离,社会统筹部分最好是费改税,以增强缴费强制性。其次,将第一支柱中具有强制性基因的8%个人账户并入第二支柱,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甚至住房公积金合并成为准强制性的第二支柱私人养老金。最后,通过税收优惠,加快发展第三支柱。

也就是说,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以政府为主导,第二支柱以企事业单位的雇主为主导,第三支柱以个人为主导,二、三支柱均为私人养老金,三支柱各发挥其长,相互补充。胡继晔表示,尤其是第二支柱,虽然有税收优惠,但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部分发展并不很快,自愿而非准强制性参与是主因。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共有76058家企业建立年金,累计基金金额10666.31亿元,覆盖率仅为基本养老保险的6.36%。

“建议将个人账户做实,与年金合并为第二支柱。”董克用表示,做实个人账户可分两步走:一是现在缴纳的个人账户不再被挪用;二是曾经被挪用的部分,挪了多少需要还回来。

至于曾经被挪用部分,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做实:一、基本养老保险还有剩余,理论上来讲,有部分原本就是个人账户的;二、通过国有资产划拨;三、涉及1997年以前的部分人群,基本养老保险大部分属于视同缴纳,这部分可以通过财政等其他模式一步步做实。

既然要将个人账户做实,那么在第一支柱做实与在第二支柱做实又有什么区别?

“多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一直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制度,其初衷是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优势发挥出来,目的是实现预期稳定和多缴多得,但在制度的实际执行中,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多年,并且一直被借支,如果在第一支柱做实,两个账户依然是相通的,无法避免被借支的问题发生,同时,社会统筹属于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属于积累制,两种不同性质的制度应该分离。”董克用称。

就此,胡继晔也同样表示,第一支柱的8%个人账户本身就有强制性基因,并入第二支柱可以减少比例以降低雇主成本。第二支柱准强制性建立了,也为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缴费率20%的下降预留了空间。

就目前来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8%,年金部分为12%,收入用于养老的比例就高达40%。董克用表示,将个人账户与年金合并为第二支柱后,可以将第二支柱统一一个相对较低的费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工负担。同时,由于费率降低,有利于增加企业参与第二支柱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第二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除此之外,董克用建议通过税优等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使得三大支柱并行发展,相对平衡地承担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三大支柱的替代率水平介于433或者442的比例较为合理。

其中,至少要保证第一支柱在40%-45%的替代率水平,起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作用,使得收入不高的群体没有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刘璐

更多原油、贵金属、外汇等金融财经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中油网

33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