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货币政策或转向宽松?来看看分析师们怎么说
中油财经网2月27日讯 中国央妈得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国内金融投资者得心跳,对于央行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宽松政策,分析师们众说纷纭,下文中将盘点分析师对央妈货币政策转向得观点。
央行于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2月14日)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下一阶段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与此同时,央行强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将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在春节期间央行的CRA(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使用已经达到高峰,累计释放临时流动性近2万亿元,累计净投放流动性6095亿元。近期宽松的资金面,以及上述国债市场的表现,是否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正在转向宽松?业界人士各执己见,存在分歧。
正方:监管冲击高峰已过 货币政策拐点到来
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春节前后的CRA使用反映出了央行货币流动性投放的更为积极性,以及对市场流动性的更为呵护。在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对比以往可以发现:2015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的提法是“合理充裕”、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三季度的提法是“基本稳定”,从“合理充裕”到“基本稳定”再到“合理稳定”,表明货币政策边际拐点到来。
同时,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基本面并不支持4%的高利率水平。目前,监管冲击高峰已过,债券收益率将重回价值中枢。
反方:宽松局面难以为继
分析人士称,3月份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将陆续到期,税期、季末考核、美联储加息等因素也将对流动性状况构成扰动,资金宽松局面预计难以持续。不过,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央行仍将保持“量价”配合的货币政策操作,“削峰填谷”保持流动性稳定,预计货币市场利率将保持平稳,资金面可望回归紧平衡格局。
分析师明明则在报告提出了相似观点,全球货币政策进入关键时点,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增长;中国极大概率将跟随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甚至不排除在3月开展提高存款基准利率的非对称式加息”。
同时,中国央行仍将保持“量价”配合的货币政策操作,“加息+放量”的政策组合下,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流动性投放,以维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2018年,政策对于经济增速波动区间特别是下限的容忍度将更大,未来政府更关注的是结构的优化,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以即使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配合放松的必要性或将减弱。
花旗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监管收紧和MPA的实施将使201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紧的态势。不过,考虑到在岸和离岸之间利率差异较高以及企业融资成本高企,货币政策收紧的空间有限。
海通证券姜超也表示,今年的政策重心在于防风险、去杠杆,意味着货币政策难放松。但在双支柱框架下,监管政策密集落地会逐步加强宏观审慎的调控效力,有助于货币政策向中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