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期货平稳开局 开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中油财经网4月10日讯 此前中油网有文章提到过,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其本质并不是在原油,而是在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因为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之后,人民币终于可以用来交易原油期货,人民币原油期货日前成功上市,首周总成交额近1160亿元,成交量超过27万手,日均5.4万手,合5400万桶原油。这一日均数量超过800万桶的迪拜商品交易所(DME),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WTI)原油期货。这是继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将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收盘,持仓量为8198手,日成交量为4至6万手。相比布伦特每天20万手的交易量,刚上市的INE原油期货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市场流动性。尤其是开市后3天后,成交量明显增加,参与期货交易的主体包括贸易商、专业投资者、境外客户,石油化工国企和民企,客户群体分布比较均衡。
INE原油期货首周收盘价为420.3元/桶,低于开盘价440元/桶,整体呈现出高开低走。同期,由于美国原油库存上涨压力以及俄罗斯产量上扬,布伦特和WTI两大基准油价也呈现承压下跌。
高盛中国前首席油气分析师闫建涛认为,鉴于原油期货较高的资金门槛,INE期货还是非常活跃的。而且目前实际交割还没有发生,很多潜在交易者还处于观望状态。进一步对规则熟悉和完善后,预计9月份市场交易量还会有一个显著增长。
种货币的国际地位可根据其是否成为区域内重要的锚货币来判断。石油是世界的主导性能源,全球原油贸易定价主要按照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作为基准。目前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是美洲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主导着国际原油的定价权,这是美元作为原油贸易结算货币的根本所在。反观亚洲,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有影响、能充分反映该地区原油实际供求情况的定价基准。人民币原油期货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会提高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区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石油生产国的锚货币地位,进而补充和完善现有国际原油定价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从首周的交易来看,人民币原油期货和其它原油期货之间的联动性良好,特别是迪拜DME原油期货,因为人民币原油期货交割油种是以迪拜阿曼原油为主,阿曼的原油六成出口到中国。
一种货币的国际影响力首先体现在其国际使用水平上。目前,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程度仍相对较低。中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但原油贸易依然被动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原油期货将改变“我的原油、他的定价”的现状,为中国原油贸易提供定价基准和规避风险的工具,并推动石油人民币的形成,从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实际使用水平。
如果今后中国进口的原油都用人民币结算,贸易总额大概超过1万亿人民币,这将大大提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石油生产国对人民币的需求。而且,在石油人民币的基础上,人民币对农产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计价结算功能也将加速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一种货币的国际影响还体现在其汇率变动对其它货币的影响上。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伊始,经过汇率折算后的价格优于国际市场的原油期货价格,引发境外投资者将美元兑换成离岸人民币进行套利的浪潮,拉升离岸人民币汇率,并带动在岸人民币汇率上升。随着原油期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其它货币的影响将不断增强。
继中国原油期货成功上市后,中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也提上议事日程。这两大工业品原材料的下游产业链覆盖广泛,其人民币期货将使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扩展至整个商品贸易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未来可期。
更多精彩资讯关注中油财经网www.cno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