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美元武器化真的结束了吗?欧委会主席容克只是翻出了旧账
摘要:长久以来,美国对各国军事、政治、经济的掌控欲从未停歇,而由于美元归为头号外汇储备货币占据60%的份额,美元间接成为了美国制裁各国力量的帮凶。本周三,欧委会主席容克重炮发声,呼吁欧元进一步国际化。
|欧委会主席容克说了什么?
【中油网】讯: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北京时间周三,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讲话中提到,欧元应该同美元抗衡一样作为储备货币。他说道,我们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使得欧元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受到更多重视。容克认为:“每年欧盟只有2%的商品进口来源于美国,但欧盟每年支付的80%能源进口费用(价值大约3000亿欧元)都是用美元计价。不仅如此,欧洲公司以美元而非欧元计价购买欧洲飞机是荒谬可笑的,一切都必须改变。”
如果欧洲央行在这一问题上保持中立,不去支持这一举措,那么事情就无法继续发酵。所以容克表露出的意愿是,在年底前向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加强欧元国际化的举措。
明年是容克五年任期结束的时刻,这也是他下台前为数不多的几次重要演讲。除了转变对美元作为单一储备货币的中立态度,他还提醒各国政府互相团结、包容、妥协,并在处理移民,填补英国脱欧导致的预算漏洞问题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明确表示了对瑞典和意大利等国民粹主义兴起的不满。他说道:“民族主义只是政客借由攻击对立党派的政治武器,并不是在寻求解决方案,”在他看来,难以遏制的民粹主义充满了讽刺和欺骗,是比欧债危机更可怕的毒药。”
|容克讲话背后讲话暴露出的问题
容克之所以急于强调欧元在国际上的主权地位,是因为他想限制欧盟企业对美国银行清算体系的依赖。在这一观点上,德国外长马斯和其意见相同。其曾在德国商业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要加强欧洲的自主权,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足以让布鲁塞尔的金融操作独立于华盛顿的系统,即独立于美国的SWIFT体系。”
本次美单方面退出核协议,欧盟却极力挽留,本质上是美欧在中东存在利益冲突。尽管欧盟希望通过欧元计算结价继续进口伊朗的廉价石油,并推出阻断法令使得欧洲企业规避美国的惩罚,但美国的态度十分强硬,简单来说就是你只能选择同美国和伊朗一边做生意。
最后各方用脚投票的结果是,像全球能源巨头的道达尔已经宣布放弃所有在伊朗的投资计划,并将2017年投资十个亿占股50.1%的南帕尔斯油气田股权转让;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雪铁龙、第三大集装箱承运商达飞海运集团迫于美国淫威相继推出伊朗市场,美元的束缚力远比欧盟官员预期的要大。
|SWIFT系统的影响力有多大
所谓SWIFT体系是将各国银行间信息通过加密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的手段,目前SWIFT已经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金融机构联系起来,SWIFT的使用是银行结算安全、可靠、标准化的保障。表面上看和美国交恶本身最多丧失换取美元的能力,不妨碍用其它外币做生意,但若被剔除出该系统相当于失去了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成了一座孤岛。
虽然SWIFT自诩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组织,总部也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但美国至少占据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在弗吉尼亚州),其它两个已知的的低点在瑞典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套系统的信息源并不是共享的,所以谁掌控了数据交换中心谁就拥有实际控制权,而且有证据表明美国确实有较大实权。
在2012年,美国财政部游说欧洲100多家银行,以资助恐怖主义等为借口要求欧洲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伊朗因此无法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凡是违反规定的银行都受到了较大惩罚,英国渣打银行因与伊朗藕断丝连被美国重罚3.5亿美元,还有其他银行失去了开展美元相关业务的能力。
因为全球所有的货币转账都要用SWIFT,SWIFT关闭相当于封堵了各国央行机构的转账开关,即使用其它货币支付由于数据无法传达,也无法成功汇入一分钱。
当然了SWIFT可怕之处不仅在此,美国曾通过挖掘SWIFT的数据库破获不少恐怖主义袭击案件。当这一武器被用到获取国家安全、商业情报上,可以预料美国可以实时监察各国资金流向、外交活动,也就是再无秘密可言,过度依赖SWIFT的结果就是交易变得公开透明。确实是有过一些案例,因为涉及到国内消息敏感性不方便赘述。
|欧盟真的要另起炉灶吗?
关于建立欧元为体系的支付体系已经不是被第一次提及。这样的设想很美好,实际却很难做到。首先欧盟在原有体系中具备较大投票权,毕竟总部都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SWIFT帮助欧元这些年来实现快速国际化,从这个角度看欧盟是既得利益者。
其次,欧银本身就有TARGET(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由16个国家的RTGS系统组成,负责欧洲境内清算体系与支付体系的融合,而且欧美的矛盾并没有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比如正是欧委会主席容克访美同意进口更多能源及大豆才暂时稳住了特朗普,从这个层面看欧美不会轻易互撕。
最后,假设欧洲建立了这套体系,其他国家可能会纷纷效仿,这不但会破坏现有的SWIFT体系,也会重新定义当前市场清算体系的格局,欧盟并没有把握从中取胜。
所以综上所述,欧盟大概率仍然是言语上的叫嚣,并不会有实际举措,更多的是把此举当做谈判的筹码。